《今日史课偶少暇戏作五字》
时间: 2025-01-10 21:5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日史课偶少暇戏作五字
仲夏入都门,堂瓦忽已霜。
史馆方抡才,我亦厕其傍。
三日败一笔,手胝视芒芒,
吏来督日程,炙冷不及尝。
今辰偶少静,扫地欲焚香,
市声塞我门,驺呼过我墙。
鄙性不耐喧,戃怳意欲狂。
天生两穷耳,只堪听啼螿。
白话文翻译
在仲夏时节进入都城,屋顶的瓦片忽然显得像霜一样寒冷。
史馆正是抡大才干的地方,我也在旁边凑热闹。
三天写坏了一支笔,手指磨出了茧,看着眼前的字迹发愁。
官吏来催促日程,炙热与寒冷的感觉都比不上美食的滋味。
今天偶尔有些清静,打扫房间想点燃香火,
市场的声音堵住了我的门,马儿的叫声从墙外传来。
我这性情不耐烦喧嚣,心中恍惚意欲疯狂。
天生我耳朵就有些聋,只能听到蝉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仲夏:夏季的中间时节。
- 堂瓦:指房屋的屋顶。
- 霜:这里形容屋顶的寒冷。
- 史馆:古代负责史书编纂的机构,象征着学术与权力。
- 抡才:发挥才能。
- 败一笔:写字时笔坏了。
- 炙冷:形容气温的极端变化。
- 焚香:点燃香火,表示祈祷或静心。
- 驺:指马。
- 戃怳:形容心神恍惚的样子。
- 啼螿:指蝉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史馆”,这代表了古代的文化与权力中心,代表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涵盖了爱国、风景、田园等多个主题。陆游的诗风奔放、真挚,尤其以爱国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的背景下。陆游身为文人,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诗中流露出他对学术的追求与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繁忙的历史研究工作中,偶尔生出的闲暇之感。诗歌开头以“仲夏入都门”引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堂瓦的寒冷,与外界的喧哗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作者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接着,作者自我调侃,尽管身处史馆,却感到自己的才能无从施展,三天写坏一支笔,充分体现了他的无奈。
“今辰偶少静,扫地欲焚香”一句,表现了作者渴望宁静和内心的向往。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描写,捕捉到市场的喧闹与心境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浮躁世界的抗拒。
最后两句“天生两穷耳,只堪听啼螿”更是将作者的心境推向高潮,既是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也是对外界喧嚣的无奈,展现了一种孤独而清醒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夏入都门”:引入诗的背景,表示进入都城的时节。
- “堂瓦忽已霜”:屋顶的冷意,反映出季节的变化。
- “史馆方抡才”:在史馆中,希望发挥自己的才华。
- “三日败一笔”:写字的困难,暗示着创造的艰辛。
- “吏来督日程”:官吏来催促工作,表现出生活的压力。
- “炙冷不及尝”:对食物的渴望,反映出作者的生活困境。
- “今辰偶少静”:偶然的宁静时光,显示出内心的渴望。
- “市声塞我门”:外界的喧哗,不断打扰内心的宁静。
- “鄙性不耐喧”:自我反省,不耐烦外界的喧嚣。
- “天生两穷耳”:对自身条件的自嘲,表现出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堂瓦忽已霜”表达环境的冷清。
- 对仗:如“炙冷不及尝”与“吏来督日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环境情感,使得景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研究工作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在繁忙生活与内心平静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夏:象征着生命的旺盛,却也暗含着烦躁。
- 堂瓦:代表着居所的冷清。
- 史馆:象征着知识与权力。
- 蝉鸣: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史馆”主要指什么?
- A. 书院
- B. 历史编纂的机构
- C. 官府
- D. 学校
-
“三日败一笔”中“败”字的意思是?
- A. 失败
- B. 坏掉
- C. 破损
- D. 退步
-
诗中表现出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 A. 权力
- B. 宁静
- C. 财富
- D. 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个体的孤独与宁静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