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道中书所见》
时间: 2025-01-22 20:19: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
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城的繁华与民众的苦难。诗人看到盛大的歌舞,心中却感到无比愁苦。回想去年因旱灾而导致的粮食歉收,依稀只见枯土。急促的调度与繁忙的工作,似乎无处不在,但收获的希望却遥不可及。诗人在思考,乐国的未来何在?吃的粮食虽多,但却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呼喊苍天却得不到回应,感到无奈与悲哀。那些单衣的人究竟是谁?他们正在南方贩卖粮食。为了填饱肚子,辛苦奔波,真是难以忍受的苦啊。走在雁门道上,云雾深重,阻碍着前行的路,遇到的车马与牛人,都是艰辛的象征。
注释
- 金城:指金朝的都城,形容繁华的景象。
- 旬浃:旬,十天,浃意为浸泡,指时间久了,热闹的场面。
- 惨惨:形容悲惨凄凉的状况。
- 黍穟:指禾谷类作物,旱灾导致粮食歉收。
- 营幕:军营的帐篷,指干扰了正常的生活。
- 乐国:指富庶的国家,然而诗中却表现出其虚无。
- 单衣:指穿单薄衣物的人,象征贫困。
- 贩籴:指贩卖粮食。
- 雁门道:雁门关的道路,象征艰难险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润,号雪窗,金朝诗人、文学家,因其作品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朝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诗人以个人的眼光观察和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诗人对金城繁华景象的观察为开篇,接着转入对民生困苦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展现出歌舞升平的表象,随后直面民众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照,揭示出社会的矛盾与不公。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质疑,显示出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人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忧虑,尤其是“人牛一何苦”一句,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繁华转为哀伤,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忧国忧民情怀,值得反复咀嚼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城留旬浃:金城的热闹延续了很久,诗人感受到这份繁华。
- 兀兀醉歌舞:尽管热闹,诗人却对这种表象感到不安。
- 出门览民风:走出门去观察民众的生活。
- 惨惨愁肺腑:感受到民众的苦难,内心愁苦。
- 去年夏秋旱:回忆起去年的干旱情形,影响了粮食生产。
- 七月黍穟吐:指黍类作物因为缺水而未能丰收。
- 一昔营幕来:军营的生活使人感到压迫。
- 天明但平土:清晨醒来,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土地。
- 调度急星火:形容调度工作忙碌,像星星火炬般急切。
- 逋负迫捶楚:人们在生活重担下感到窒息与压迫。
- 网罗方高悬:指对粮食的高压政策。
- 乐国果何所:对国家未来的迷茫与困惑。
- 食禾有百螣:指粮食虽多,但不是解决所有问题。
- 呼天天不闻:向天呼喊却得不到回应,感到孤独无助。
- 感讽复何补:感叹讽刺的言辞无济于事。
- 单衣者谁子:单衣的人是谁,隐喻社会的弱势群体。
- 贩籴就南府:指向南方贩卖粮食求生。
- 倾身营一饱:为了一顿饱饭而辛苦奔波。
- 岂乐远服贾:远道而来,生计艰难。
- 盘盘雁门道:走在雁门道上,路途艰难。
- 云涧深以阻:云涧深邃,阻碍了道路。
- 半岭逢驱车:在山岭上遇到行车的艰难。
- 人牛一何苦:人和牛都在苦苦挣扎,象征苦难。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苦难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 夸张:通过“人牛一何苦”夸张地表现人们的艰辛。
- 象征:雁门道象征着人生的艰险与挑战。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揭示社会的矛盾与民众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城:象征繁华与希望。
- 歌舞:代表浮华的生活。
- 旱灾:象征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打击。
- 人牛:人和牛的辛劳象征着社会底层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元好问
C. 白居易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金城”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 唐朝
B. 宋朝
C. 金朝
D. 明朝 -
“人牛一何苦”中的“人牛”指代的是? A. 行商
B. 农民
C. 商贾
D. 士人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元好问的这首诗更加强调自然灾害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展现出社会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两者都通过个人的观察反映社会的悲惨景象,但元好问更侧重于对国家政策的质疑和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元好问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