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
时间: 2025-01-27 03:1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惊蓬偶驻知多幸,断雁重联惬素期。当户小山如旧识,上墙幽藓最相宜。清风不去因栽竹,隙地无多也凿池。更喜良邻有嘉树,绿阴分得近南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偶然停驻的飞蓬让我感到非常幸运,断开的大雁重新联结满足了我平素的期待。门前的小山如同老朋友一样熟悉,墙上的幽藓最为适宜。清风不离开是因为种了竹子,空地虽不多但也凿了个池塘。更高兴的是好邻居有美丽的树,绿荫能够分享到近南的枝条。
注释:
字词注释:
- 惊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断雁:离群的雁,比喻分离的朋友或亲人。
- 素期:平素的期待。
- 幽藓:生长在阴暗处的苔藓。
- 隙地:空地,指不大的土地。
- 嘉树:美丽的树。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和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文学造诣深厚,尤以诗文著称。此诗可能创作于其晚年,表达了对自然和邻里关系的喜悦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铉晚年,对平静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通过对小山、幽藓、竹子、池塘和邻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惊蓬偶驻知多幸”和“断雁重联惬素期”两句,通过对飞蓬和大雁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偶然停留和重逢的喜悦。后文通过对小山、幽藓、竹子、池塘和邻树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邻里和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惊蓬偶驻知多幸”:比喻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偶然停留感到非常幸运。
- “断雁重联惬素期”:比喻离群的大雁重新联结,满足了自己平素的期待。
- “当户小山如旧识”:门前的小山如同老朋友一样熟悉。
- “上墙幽藓最相宜”:墙上的幽藓最为适宜,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 “清风不去因栽竹”:清风不离开是因为种了竹子,竹子成为了风的伴侣。
- “隙地无多也凿池”:空地虽不多但也凿了个池塘,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更喜良邻有嘉树”:更高兴的是好邻居有美丽的树。
- “绿阴分得近南枝”:绿荫能够分享到近南的枝条,享受自然的恩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蓬”和“断雁”的比喻,形象生动。
- 拟人:如“清风不去因栽竹”,赋予清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惊蓬偶驻”与“断雁重联”,语言工整。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邻里和谐的向往,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惊蓬:漂泊不定的象征。
- 断雁:分离和重逢的象征。
- 小山:熟悉和亲近的象征。
- 幽藓:自然和宁静的象征。
- 竹子:坚韧和清雅的象征。
- 池塘:生活趣味和宁静的象征。
- 嘉树:美丽和和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惊蓬偶驻知多幸”中的“惊蓬”比喻什么? A. 漂泊不定的生活 B. 飞翔的大雁 C. 随风飘飞的蓬草 D. 离群的雁 答案:C
-
诗中“断雁重联惬素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失望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C
-
诗中“清风不去因栽竹”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又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徐铉的诗更多了一份对邻里和谐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文学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