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时间: 2025-02-04 16:3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笋圆。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轻瓯浮绿乳,孤灶散馀烟。甘荠非予匹,宫槐让我先。竹孤空冉冉,荷弱谩田田。解渴消残酒,清神感夜眠。十浆何足馈,百榼尽堪捐。采撷唯忧晚,营求不计钱。任公因焙显,陆氏有经传。爱甚真成癖,尝多合得仙。亭台虚静处,风月艳阳天。自可临泉石,何妨杂管弦。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
白话文翻译
春风温暖地吹入春园,新芽竞相绽放,光彩夺目。刚刚教会鹰嘴茶芽展开,还未等到雪花般美丽的茶花开放。背着竹杖在青林下,提着竹筐在旭日之前。孕育灵气得益于雨露,聚集秀美来自山川。碾磨后香气更加远播,烹煮后颜色更加鲜艳。名声随着土地的珍贵而显赫,味道随着水泉的变化而变化。力量借助于温暖的流黄,形状模仿紫笋的圆润。正当钻木取火的时候,遥想金泉的涌动。任凭时代新奇之物,必须依照古法煎煮。轻巧的茶瓯浮着绿色的乳液,孤独的灶台散发出余烟。甘荠不能与我相比,宫槐让我先行。竹子孤独地冉冉升起,荷花弱弱地田田展开。解渴消除了残酒,清神感受到夜眠。十浆不足以馈赠,百榼尽可捐弃。采摘只担心晚了,营求不计代价。任公因为焙茶而显赫,陆氏有经典传承。爱得深真成了癖好,尝得多合得仙境。亭台虚静之处,风月艳阳天。自然可以临泉石,何妨杂管弦。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
注释
- 暖吹:温暖的春风。
- 竞粲然:竞相绽放,光彩夺目。
- 鹰觜拆:形容茶芽展开的样子,像鹰嘴一样。
- 雪花妍:形容茶花美丽如雪花。
- 荷杖:背着竹杖。
- 旭景:旭日。
- 孕灵资雨露:孕育灵气得益于雨露。
- 钟秀自山川:聚集秀美来自山川。
- 碾后香弥远:碾磨后香气更加远播。
- 烹来色更鲜:烹煮后颜色更加鲜艳。
- 名随土地贵:名声随着土地的珍贵而显赫。
- 味逐水泉迁:味道随着水泉的变化而变化。
- 力藉流黄暖:力量借助于温暖的流黄。
- 形模紫笋圆:形状模仿紫笋的圆润。
- 钻柳火:钻木取火。
- 涌金泉:金泉的涌动。
- 任道时新物:任凭时代新奇之物。
- 须依古法煎:必须依照古法煎煮。
- 轻瓯浮绿乳:轻巧的茶瓯浮着绿色的乳液。
- 孤灶散馀烟:孤独的灶台散发出余烟。
- 甘荠非予匹:甘荠不能与我相比。
- 宫槐让我先:宫槐让我先行。
- 竹孤空冉冉:竹子孤独地冉冉升起。
- 荷弱谩田田:荷花弱弱地田田展开。
- 解渴消残酒:解渴消除了残酒。
- 清神感夜眠:清神感受到夜眠。
- 十浆何足馈:十浆不足以馈赠。
- 百榼尽堪捐:百榼尽可捐弃。
- 采撷唯忧晚:采摘只担心晚了。
- 营求不计钱:营求不计代价。
- 任公因焙显:任公因为焙茶而显赫。
- 陆氏有经传:陆氏有经典传承。
- 爱甚真成癖:爱得深真成了癖好。
- 尝多合得仙:尝得多合得仙境。
- 亭台虚静处:亭台虚静之处。
- 风月艳阳天:风月艳阳天。
- 自可临泉石:自然可以临泉石。
- 何妨杂管弦:何妨杂管弦。
- 东山似蒙顶:东山似蒙顶。
- 愿得从诸贤:愿得从诸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早年仕于南唐,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徐铉博学多才,工诗文,尤精于篆隶,与弟徐锴并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其诗文清新自然,书法亦颇具功力。
创作背景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是徐铉在宋代初期创作的一首诗,当时他已随南唐后主李煜归降宋朝,诗中表达了对新茶的喜爱和对传统茶文化的推崇。诗中通过对新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徐铉的这首《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诗中,“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描绘了春日茶园的生机勃勃,新芽竞相绽放的景象。“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则表现了茶叶经过碾磨和烹煮后的香气和色泽,体现了诗人对茶艺的精湛掌握。
诗中还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如“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强调了在追求新奇的同时,仍需遵循古法,保持传统的精髓。此外,诗中“亭台虚静处,风月艳阳天”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春风温暖地吹入春园,新芽竞相绽放,光彩夺目。
- 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刚刚教会鹰嘴茶芽展开,还未等到雪花般美丽的茶花开放。
- 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背着竹杖在青林下,提着竹筐在旭日之前。
- 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孕育灵气得益于雨露,聚集秀美来自山川。
- 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碾磨后香气更加远播,烹煮后颜色更加鲜艳。
- 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名声随着土地的珍贵而显赫,味道随着水泉的变化而变化。
- 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笋圆:力量借助于温暖的流黄,形状模仿紫笋的圆润。
- 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正当钻木取火的时候,遥想金泉的涌动。
- 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任凭时代新奇之物,必须依照古法煎煮。
- 轻瓯浮绿乳,孤灶散馀烟:轻巧的茶瓯浮着绿色的乳液,孤独的灶台散发出余烟。
- 甘荠非予匹,宫槐让我先:甘荠不能与我相比,宫槐让我先行。
- 竹孤空冉冉,荷弱谩田田:竹子孤独地冉冉升起,荷花弱弱地田田展开。
- 解渴消残酒,清神感夜眠:解渴消除了残酒,清神感受到夜眠。
- 十浆何足馈,百榼尽堪捐:十浆不足以馈赠,百榼尽可捐弃。
- 采撷唯忧晚,营求不计钱:采摘只担心晚了,营求不计代价。
- 任公因焙显,陆氏有经传:任公因为焙茶而显赫,陆氏有经典传承。
- 爱甚真成癖,尝多合得仙:爱得深真成了癖好,尝得多合得仙境。
- 亭台虚静处,风月艳阳天:亭台虚静之处,风月艳阳天。
- 自可临泉石,何妨杂管弦:自然可以临泉石,何妨杂管弦。
- 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鹰觜拆”比喻茶芽展开的样子,“雪花妍”比喻茶花美丽如雪花。
- 拟人:如“新芽竞粲然”将新芽拟人化,竞相绽放。
- 对仗:如“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中的“暖吹”与“新芽”,“入春园”与“竞粲然”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中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古法的遵循,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芽: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鹰觜拆:比喻茶芽展开的样子,形象生动。
- 雪花妍:比喻茶花美丽如雪花,富有美感。
- 荷杖青林下:描绘了采摘茶叶的场景,富有田园气息。
- 碾后香弥远:表现了茶叶经过碾磨后的香气,富有感官体验。
- 烹来色更鲜:表现了茶叶经过烹煮后的色泽,富有视觉美感。
- 亭台虚静处: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富有意境。
- 风月艳阳天:描绘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富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鹰觜拆”比喻的是什么? A. 茶花 B. 茶芽 C. 茶叶 D. 茶树
-
填空题:诗中“碾后香弥远”表现了茶叶经过__后的香气。
-
判断题:诗中“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强调了对新奇事物的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茶芽
- 碾磨
-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羽《茶经》:中国最早的茶学专著,对茶的种植、制作、品饮等方面有详细记载。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通过对茶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与陆羽的《茶经》相比,前者更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后者则更侧重于茶的实用知识。
- 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相比,徐铉的诗更注重对茶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羽《茶经》
- 苏轼《苏轼诗集》
- 徐铉《徐铉诗集》
以上是对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