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供奉弹箜篌歌》
时间: 2025-01-11 05:19:42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
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
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
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
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
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
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
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
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
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
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
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
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
若向人间实难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供奉弹箜篌歌
作者: 顾况 〔唐代〕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
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
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国府乐手李供奉弹奏箜篌的场景。他的乐器绳索鲜艳,金色的头饰闪耀。清晨里,乐声传入鸳鸯殿,夜晚则在明月楼下悠扬。李供奉的双手灵活,指法娴熟,拨动琴弦如同舞动,乐声细腻动人,似乎惊飞了树下的小鸟。
坐在珊瑚席上,乐声宛如珍珠落下,清脆悦耳。无论快慢,远听近听都别有滋味,左手低调,右手高举,音调随心而动。大弦如同秋天的雁,匆匆飞过;小弦则似春燕,轻声细语。手指灵巧,腕力柔软,乐音如风般变幻。
乐声清脆,犹如碎玉落下,美女们争先恐后地窥视,圣人也为之动容。大弦长,小弦短,紧张与松弛之间自有其韵。初调声如水面上的鸳鸯,深处如仙鹤游弋于秘馆。李供奉仪容端正,身材高大,但在外界不轻易显露自己,内心的乐声却不曾停歇。
他的指法如剥葱,腕力如削玉,调味五味俱全。他的调子无人知晓,弹尽天下奇曲。胡曲与汉曲声俱美,乐音从窗外轻轻飘入,随风落在春草上。草只觉风吹入,风来草便随之而立。草不知风的到来,风也不知声的快慢。
点亮烛光,银灯照手,实在令人厌恶。只照到箜篌上手,不照乐声的深邃。天子每日可见,王侯将相也纷纷迎接,巧妙的乐声每日都有变化。这样的乐手,值得千金买一曲。银器与胡瓶在马上驮运,瑞锦与轻罗满车送来。此地的好手不止一国,南北皆有。除了天上的神仙之乐,世间很难得见如此精妙的演奏。
注释:
- 箜篌: 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形状似竖琴。
- 国府: 指当时的中央政府或朝廷。
- 敕鸳鸯殿: 可能是指专为皇帝或贵族所设的音乐殿堂。
- 李供奉: 诗中主角,乐手的名字,供奉是对其地位的尊称。
- “声声不遣出”: 指乐声在心中回荡,不愿轻易外露。
- “曲髓曲肝脑”: 形容音乐的深刻和强烈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音乐、情感的敏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作为国府乐手,李供奉在当时的乐团中担任重要角色,诗歌通过描绘他的弹奏,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乐手的才华,反映出当时对艺术的崇尚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李供奉弹箜篌歌》是一首典雅而细腻的乐曲描写诗,展现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与乐手的高超技艺。诗中不仅描绘了李供奉精湛的弹奏技巧,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音乐的魅力。
诗的开篇即以“国府乐手弹箜篌”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都场景。接下来,通过对乐器的描写,如“赤黄绦索金鎝头”,展现了箜篌的华丽与精致,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随着诗的展开,李供奉的弹奏技巧被细致描绘,左手与右手的配合、音调的变化,无不体现出他深厚的音乐素养与技艺。诗中“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流畅与变幻,令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节奏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乐声的描绘,如“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细腻而富有诗意,仿佛让人听到了箜篌的声音,感受到了乐音的美妙。诗中还提到美女与圣人争相观看,反映出音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李供奉这一艺术家的敬意,透过音韵的美,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宽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国府乐手弹箜篌 - 直接点明主题,介绍乐手的身份和乐器。
- 赤黄绦索金鎝头 - 描述乐器的外观,色彩鲜艳,华丽的装饰强调了其重要性。
-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 显示乐手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的表现,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环境。
- 起坐可怜能抱撮 - 形容乐手弹奏时的姿态,展现出其优雅与技巧。
-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 形象地描绘弹奏时的动态,音乐如舞动般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 “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乐器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表现力。
- 拟人: “风亦不知声缓急”,赋予风以人的感情,强调音乐的不可捉摸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供奉弹奏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艺术家的崇敬,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同时展现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乐手的非凡才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箜篌: 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与音乐。
- 鸳鸯殿、明月楼: 表达出音乐在美好环境下的悠扬情境。
- 春燕、秋雁: 代表着自然与季节的变化,象征着乐音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供奉弹奏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箜篌
- C. 古筝
-
诗中提到的“早晨有敕鸳鸯殿”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乐手的身份
- B. 音乐的场所
- C. 乐器的特点
-
“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用来描绘什么?
- A. 音乐的旋律
- B. 乐器的外观
- C. 乐手的技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也是描绘自然与音乐的结合。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体现了对音乐的感怀。
诗词对比:
- 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但前者侧重于乐手的技艺,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乐曲带来的感情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音乐文化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