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时间: 2025-01-11 01:39:21

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

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赵蕃 〔宋代〕

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 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小栏杆旁的花丛还未散发出香气,我在客居之中也忘记了重阳节。想要回应那“风雨满城”的诗句,却发现四周干旱,尘土飞扬,呈现出一片黄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槛:小栏杆。
  • 丛花:聚集的花朵。
  • 未肯香:还未散发出香气。
  • 客中:在异乡。
  • 忘重阳:忘记了重阳节。
  • 要酬:想要回应。
  • 风雨满城句:指某首诗中的“风雨满城”的句子。
  • 旱合:干旱。
  • 四郊:四周的郊外。
  • 尘政黄:尘土飞扬,呈现出黄色。

典故解析: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此诗可能作于赵蕃客居越州(今浙江绍兴)时,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淡忘和对干旱天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诗人在客居越州时,可能因为身处异乡,加之天气干旱,忘记了传统的重阳节,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槛旁未香的花丛和诗人对重阳节的淡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诗中的“要酬风雨满城句”暗示了诗人想要回应某首诗中的意境,但现实的干旱和尘土飞扬却与理想中的风雨满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槛丛花未肯香:诗人观察到小栏杆旁的花丛还未散发出香气,这可能是因为季节未到或天气干旱。
  2. 客中我亦忘重阳:诗人在异乡忘记了重阳节,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节日的淡忘。
  3. 要酬风雨满城句:诗人想要回应某首诗中的“风雨满城”的意境,这可能是对理想中节日氛围的向往。
  4. 旱合四郊尘政黄:现实的干旱和尘土飞扬与理想中的风雨满城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望和忧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理想中的“风雨满城”与现实的“旱合四郊尘政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
  • 拟人:“未肯香”赋予花丛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重阳节的淡忘和对干旱天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槛丛花: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 旱合四郊尘政黄:象征着干旱和尘土飞扬的现实环境,与理想中的节日氛围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小槛丛花未肯香”暗示了什么? A. 花丛还未到开放的季节 B. 花丛已经凋谢 C. 花丛被忽视 答案:A

  2. 诗人为何“忘重阳”? A. 因为他在异乡 B. 因为他不喜欢重阳节 C. 因为他忙于其他事情 答案:A

  3. 诗中的“要酬风雨满城句”指的是什么? A. 诗人想要写一首关于风雨的诗 B. 诗人想要回应某首诗中的意境 C. 诗人想要描述当前的风雨 答案:B

  4. 诗中的“旱合四郊尘政黄”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环境 B. 诗人的理想环境 C. 诗人的现实环境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重阳》: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但情感更为明快。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涉及重阳节,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