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时间: 2025-04-28 06:46:05

万古无穷梦,余年欲散云。

身虽迫衰谢,学未废鉏耘。

开卷多新得,逢人有旧闻。

伏生虽九十,犹冀与斯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万古无穷梦,余年欲散云。
身虽迫衰谢,学未废鉏耘。
开卷多新得,逢人有旧闻。
伏生虽九十,犹冀与斯文。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我愈发觉得身心健朗,出游的意愿也愈加强烈。
纵然我已年迈,仍有无尽的梦想,想要追逐那些消散的云彩。
虽然身体逐渐衰老,但我学习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
翻开书卷,总能有所收获;见到朋友,总能谈起往日的经历。
伏生虽已九十高龄,但他仍然希望继续与文学为伴。

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极其久远,表示一种历史的深远感。
  • 无穷梦:指无尽的梦想。
  • 余年:指剩余的年岁。
  • 散云:比喻如云一样轻散的愿望或理想。
  • 迫衰谢:身体即将衰老,谢指衰退。
  • 鉏耘:指耕耘,借指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 伏生:指伏羲生,古代著名的学者,意在强调年纪虽大,求学的心态依旧。

典故解析:

  • 伏生:伏生是孔子的老师,年过九十仍致力于学术,表现出对学习的执着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感情真挚著称,常以家国情怀和个人经历为题材。他一生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文关怀的深刻表现闻名。

创作背景: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写于晚年,陆游在此时的生活经历与心态交织,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学习的热爱。虽然年纪渐长,身体逐渐衰弱,但内心对理想与知识的追求始终未减。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的哲思与心态,诗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万古无穷梦”引子,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但依然怀抱梦想的心境。接着通过对自身状态的反思,陆游展现了老年人的智慧与坚持,强调了“学未废鉏耘”,表明其对学习的执着。

诗中对“开卷多新得”的描写,传达出陆游对知识的渴望与获取的喜悦,展现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提到“逢人有旧闻”,不仅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也体现了他对往昔的珍视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最后,通过“伏生虽九十,犹冀与斯文”,陆游将自己与历史名人相提并论,表明了即使在高龄,仍希望能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行。这种对知识的敬仰与对生命的热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古无穷梦:抒发了即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梦想依旧存在。
  2. 余年欲散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人生的思考。
  3. 身虽迫衰谢:直面年老带来的身体衰退,接受现实。
  4. 学未废鉏耘:强调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5. 开卷多新得: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与启发。
  6. 逢人有旧闻:珍惜与友人交流的时光,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7. 伏生虽九十:以历史人物为例,激励自己不畏年岁,继续学习。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年老与学习热情,强调内心的年轻。
  • 比喻:将梦想比作“无穷梦”,富有诗意,形象生动。
  • 排比:如“开卷多新得,逢人有旧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陆游对知识的热爱与对梦想的追求,即使在衰老的年纪,仍然不放弃学习与探索的态度。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追求,也反映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暗示生命的循环。
  • :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着人的内心世界。
  • 书卷:象征知识与智慧,是学习的载体。
  • 朋友:象征情感与人际关系,反映人生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伏生”是谁的代称?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2. “开卷多新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学习的厌倦
    B. 对知识的渴望
    C. 对书籍的失望

  3. 诗中“余年欲散云”意味着什么?
    A. 渴望追逐梦想
    B. 对未来的无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陆游与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更为激昂,反映了不同的个性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陆游的这首诗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