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许生茅屋看竹》
时间: 2025-01-22 05:3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山西已夕曛,许生茅屋远人群。 凿池数尺通野水,开牖一规留白云。 煮药烟轻冲灶出,碓茶声远隔溪闻。 可怜也有王猷兴,阶下新移少此君。
白话文翻译
船行至山西时已是傍晚时分,许生的茅屋远离人群。 他在屋旁凿了一个数尺深的小池,与野外的溪水相通,开了一扇窗户,让白云自由进出。 煮药的烟雾轻轻地从灶台升起,捣茶的声音远远地从溪边传来。 可惜也有像王猷那样的人,在台阶下新移栽的竹子少了一些。
注释
- 夕曛:傍晚的阳光。
- 许生:指许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隐士。
- 凿池:挖掘水池。
- 开牖:开窗。
- 碓茶:用石臼捣碎茶叶。
- 王猷兴: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此处借指有雅兴的人。
- 少此君:缺少这种竹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山西时,拜访一位隐士许生的茅屋,欣赏其简朴自然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卷。首联以“舟过山西已夕曛”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和颈联通过对许生茅屋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如“凿池数尺通野水”和“煮药烟轻冲灶出”,生动地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尾联则通过“可怜也有王猷兴,阶下新移少此君”一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过山西已夕曛:诗人乘舟经过山西,已是傍晚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许生茅屋远人群:许生的茅屋远离人群,突出了隐士的孤独和超脱。
- 凿池数尺通野水:许生在屋旁凿了一个小池,与野外的溪水相通,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开牖一规留白云:开窗让白云自由进出,表现了隐士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
- 煮药烟轻冲灶出:煮药的烟雾轻轻地从灶台升起,描绘了隐士简朴的生活。
- 碓茶声远隔溪闻:捣茶的声音远远地从溪边传来,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 可怜也有王猷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阶下新移少此君:新移栽的竹子少了一些,暗示了对自然美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凿池数尺通野水,开牖一规留白云”中的“凿池”与“开牖”,“数尺”与“一规”。
- 拟人:如“开牖一规留白云”中的“留白云”,赋予白云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通过描绘隐士简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曛:傍晚的阳光,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茅屋:隐士的居所,象征简朴和超脱。
- 凿池:与野外的溪水相通,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白云:自由进出窗户,表现了隐士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
- 煮药烟:轻轻地从灶台升起,描绘了隐士简朴的生活。
- 碓茶声:远远地从溪边传来,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 竹子:新移栽的竹子少了一些,暗示了对自然美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许生”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隐士 D. 书法家 答案:C
-
诗中的“凿池数尺通野水”描绘了什么? A. 隐士的居所 B. 隐士的生活环境 C. 隐士的兴趣爱好 D. 隐士的社交活动 答案:B
-
诗中的“开牖一规留白云”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倪瓒的《过许生茅屋看竹》:两首诗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倪瓒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