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喜雨》
时间: 2025-01-22 02:56:53意思解释
立秋喜雨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原文展示:
天心本至仁,生意岂有息。
粤从书夏五,甘霔绝点滴。
凉风自西业,时送中夜湿。
田腹泯龟文,屋角挂龙骨。
我稷与我黍,实颖而实栗。
屡丰固难望,一饱或可必,
岂惟曾孙庾,如坻亦如栉。
滞穗不签左禾右齐,可续穷民食。
但虞耗鼠雀,尤恐资螟螣。
愿减汉民租,少裕东南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季降雨的喜悦。诗中提到,天地间的仁爱之心从未停止过生机,尤其是在这个夏末秋初的时节,雨水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西风送来了夜间的凉意,湿润了大地。田间的禾稻生长得茂盛,屋角的植物也显得生机勃勃。
作者提到稻谷和粟米的丰收,虽然丰收并不容易,但一旦饱满,粮食就能保证人们的生计。同时也感叹,未来的后代不应只依赖于祖辈的丰收,而应该懂得珍惜资源,勤劳耕作。面对可能影响收成的鼠雀等害物,作者表达了担忧,但更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租赋,以便让东南地区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注释:
- 天心: 指天道、自然的本性,寓意仁慈。
- 生意: 生命的气息、活力。
- 粤: 古代“于是”的意思,表示“然后”。
- 甘霔: 指甘露,雨水滋润作物。
- 凉风自西业: 西方的凉风带来了清爽的空气。
- 田腹泯龟文: 田地中成熟的稻谷像龟背一样的纹理消失。
- 我稷与我黍: 指稻米和黍米,代表粮食。
- 屡丰固难望: 丰收并非易事,常常难以期待。
- 虞耗鼠雀: 担心鼠类和雀鸟的损害。
- 汉民租: 汉朝时期的赋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田生活,风格质朴自然,关心民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立秋时节,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作者希望通过雨水的到来,能够带动丰收,反映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立秋喜雨》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天心本至仁”引入,强调了自然界的仁慈与生机,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雨水带来的影响,从凉风到湿气,展示了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我稷与我黍”的丰收,既是对农业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尽管丰收难以预期,但作者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诗人对鼠雀等害物的担忧,体现了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心本至仁: 自然的本性是仁爱,暗示雨水是大自然的恩赐。
- 生意岂有息: 生命的气息永不停息,表现出对生命的赞美。
- 粤从书夏五: 表示这个季节的雨水是由夏季的书写而来的,雨水的到来使得生机复苏。
- 甘霔绝点滴: 雨水滋润大地,充满甘甜。
- 凉风自西业: 西方的凉风带来了湿润的气候。
- 田腹泯龟文: 田地中成熟的稻谷像龟背一样的纹理消失,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
- 我稷与我黍: 强调粮食的种类,反映出对农业的重视。
- 屡丰固难望: 尽管希望丰收,但实际却很难实现。
- 岂惟曾孙庾: 不仅仅是后代的依赖,而是需要勤劳耕作。
- 愿减汉民租: 表达了减轻百姓负担的愿望,体现出对民生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 “田腹泯龟文”将稻谷的丰收比作龟背纹理,形象生动。
- 拟人: 将自然的变化赋予人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中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立秋降雨的描绘,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水: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凉风: 表示季节的转换,带来清新的气息。
- 稻谷: 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 鼠雀: 代表对丰收的威胁,反映了对生活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述秋天的景色
- B. 对丰收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关心
- C.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凉风自西业”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秋天的凉爽
- B. 夏天的热气
- C. 雨水的甘甜
-
诗人希望减轻什么?
- A. 百姓的负担
- B. 农作物的损失
- C. 自然的灾害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也表达了对雨水的赞美与农田的关心,但更多集中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卫宗武的《立秋喜雨》则是对秋季丰收的期待和对农民生计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季节特点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