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归敬亭山寺
作者: 许浑〔唐代〕
十年剑中路,
传尽本师经。
晓月下黔峡,
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
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
松阴水一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一位僧人的情景。十年来,僧人如同在剑中修行,传授了本师的经典经文。清晨的月光洒在黔峡之上,秋风送他回到敬亭山寺。打开门,看到新栽的树木青翠欲滴,登上阁楼,旧时的山色依然苍翠。而我遥想他在禅宗讨论的地方,松树的阴影下,静静地放着一瓶清水。
注释:
- 剑中路:指的是修行的艰辛与磨砺,剑象征着高超的技艺与坚持。
- 本师经:指的是佛教经典,传承着教义。
- 晓月:清晨的月亮,象征宁静与清新。
- 黔峡:指的是位于贵州的黔江峡谷,风景如画。
- 敬亭:敬亭山,即诗人所送别的寺庙所在之地。
- 松阴水一瓶:象征禅宗的清幽与宁静,松树下的水瓶代表着静谧的修行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年-约858年),字子完,号孟郊,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送别一位僧侣之时,表达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钦佩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寄托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的重视以及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僧归敬亭山寺》是一首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许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僧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修行的尊重。
诗的开头“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不仅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艰辛与努力,也通过“剑”字传达出一种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接下来的描绘中得以升华。清晨的月光洒下,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辅以“秋风归敬亭”的意象,传递了归属感与安宁。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诗人描绘了新旧交替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化。最后两句“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则引导读者回到那宁静的禅宗处所,暗示着禅宗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清新的意象,结合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唐代文人对超脱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剑中路:十年间如同在刀剑中磨炼,暗示修行的艰辛。
- 传尽本师经:传授了本师的经典,表明僧人的学识与奉献。
- 晓月下黔峡:清晨月光照耀下的黔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 秋风归敬亭:秋风送他回到敬亭寺,暗示归隐与安宁。
- 开门新树绿:打开门看到新绿的树木,象征生机与希望。
- 登阁旧山青:登上阁楼眺望依旧青翠的山,感慨时间的流逝。
- 遥想论禅处:远望讨论禅理的地方,表达对友人修行生活的向往。
- 松阴水一瓶:松树下静静放着的水瓶,象征安静与清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剑中路”,强调其艰辛。
- 对仗:如“新树绿”和“旧山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时间的变迁。
- 意象:晓月、秋风、松阴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修行者的敬重和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修行的艰辛与追求。
- 晓月:代表宁静与清新。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
- 新树绿: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 松阴:代表安静的修行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年剑中路”用来比喻什么? A. 修行的艰辛
B. 人生的旅途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 A -
“晓月下黔峡”中的“晓月”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 B -
“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繁华的向往
C. 对尘世的厌倦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和背景的渲染。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许浑《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