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

时间: 2025-01-10 23:18:25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怀古
作者: 许浑 〔唐代〕

宫馆余基辍棹过,
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
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
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
日月东流生白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古老的苏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遗址,心中感慨万千。诗人感叹时光荏苒,黍苗丛生却无人歌唱,荒凉的台地上麋鹿争食新草,空荡的园中野鸭占据浅滩的草地。吴地的山岚在雨中显得冷清,楚江的风急促地吹动远方的帆船。诗人痛惜国家破亡,忠臣已逝,日月如梭,江水奔流不息,带走了往日的辉煌。

注释:

  • 宫馆余基:指的是昔日皇宫的遗址。
  • 黍苗:指的是一种谷物,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荒台:指的是荒废的台地。
  • 麋鹿:一种野生动物,象征着自然的回归与荒凉。
  • 空苑:空旷的园林,暗指曾经的繁华。
  • 吴岫:吴地的山峦,指代苏州地区。
  • 楚江:指长江的一个支流,象征着江南水乡。
  • 可怜国破忠臣死:直指国家的沦丧与忠臣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游,号澹然,祖籍河南,后迁居江南。其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姑苏怀古》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繁华与现状的凋零,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姑苏怀古》是一首描绘古代遗迹与表达历史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苏州古迹的描写,引发对国家衰亡、忠臣殉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宫馆余基辍棹过”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方与历史的沧桑,带有一种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黍苗无限独悲歌”来描绘当下的荒凉,黍苗的生长反衬出往日繁华的破碎,令人心生惆怅。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昔日繁华的对比,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

最后,诗人以“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总结全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忠臣的惋惜,彰显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宫馆余基辍棹过:描绘诗人经过古宫遗址,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 黍苗无限独悲歌:黍苗的存在让诗人感到无尽的悲伤,象征着失去的繁华。
  • 荒台麋鹿争新草:荒凉的台地上,麋鹿争食新草,暗示生机与荒废的对比。
  • 空苑岛凫占浅莎:空荡的园林中,野鸭占据草地,表现清冷与荒凉。
  • 吴岫雨来虚槛冷:雨中的山峦显得冷清,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楚江风急远帆多:急促的风吹动远方的帆船,象征着历史的奔流与变迁。
  • 可怜国破忠臣死:表达对国家破碎和忠臣殉国的痛惜之情。
  • 日月东流生白波:日月如梭,江水流过,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日月东流”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表达情感。
  • 对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形成鲜明对比,增加诗歌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古迹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忠臣的怀念,体现了唐代诗人浓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馆:象征权力与繁华。
  • 黍苗:象征生机与希望。
  • 荒台:象征荒废与历史的遗忘。
  • 虚槛:象征孤独与冷清。
  • 白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宫馆余基”指代什么?
    A. 古代的宫殿遗址
    B. 现代的建筑
    C. 自然风光
    D. 战争遗址

  2. 诗中“可怜国破忠臣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忠臣的赞美
    B. 对国家破亡的惋惜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3. “日月东流生白波”中的“白波”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机与希望
    C. 战争与破坏
    D. 自然景象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姑苏怀古》都表现了对国家破败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体现了对现实的直接批判,而许浑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惆怅。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