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孝廉赴举》

时间: 2025-01-10 19:02:32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

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

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

意思解释

送张孝廉赴举

原文展示: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
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
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

白话文翻译:

张孝廉的名声在众多学子中赫然在右,他的家庭世代相传,受到了良好的教养。春天的田野上不再耕作,秋天的赋税税金也从儒生的宫中交出。分别的路上残留着湿润的云彩,离别的情绪在晚秋的桂树丛中荡漾。明年在石渠阁里,他应当会继承叔孙通的光辉。

注释:

  • 诸生:指众多的学子,通常指读书人。
  • 素风:良好的风气,指家风清正。
  • 春田:春天的田野,象征着耕作与生长。
  • 学稼:学习与耕作,表示放弃田间劳动而专心读书。
  • :指税赋,古代的税收。
  • 儒宫:指读书人的聚集之地,或是考试的地方。
  • 残云湿:形容离别时的景象,湿润的云彩象征情感的湿润。
  • 晚桂丛:秋天的桂树,象征着离别的时节与思念的情感。
  • 石渠署: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象征着未来的成功与期望。
  • 叔孙通:古代著名的士人,代表着成功的榜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道宗,号星君,出生于南阳。皎然以诗歌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尤其擅长在诗中融入个人经历与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孝廉即将去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渗透着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送张孝廉赴举》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张孝廉的背景、前途以及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首句“名在诸生右”直接点明了张孝廉的卓越才华,彰显出他在同侪中的优越地位,而“家经见素风”则展现了他良好的家教和成长环境,暗示成功的根基。

接下来的两句“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则表现了张孝廉为追求学业而放弃田间劳作、专心读书的决心,表现出求学的艰辛与不易。再往下,诗人通过“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展现了离别的情感,湿润的云彩与桂树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与思念。

最后两句“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则寄予了对张孝廉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成功的祝愿,同时也引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士人叔孙通,象征着理想与成功的光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在诸生右:张孝廉在众多读书人中名声显赫,说明他的才华与声望。
  • 家经见素风:他的家族历代传承良好风气,体现出家庭的重要性。
  • 春田休学稼:春耕时节他放弃了田间的劳作,表示为了求学而努力。
  • 秋赋出儒宫:秋天的赋税也出自于儒生的宫中,表明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 别路残云湿:离别的路上,残留的湿润云彩象征着伤感的情绪。
  • 离情晚桂丛:晚秋的桂树丛生,暗示着离别的时节与对朋友的思念。
  • 明年石渠署:预示着明年将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
  • 应继叔孙通:希望张孝廉能继承叔孙通的荣耀,成为一代栋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残云湿”来比喻离别的伤感。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结合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离别的惆怅,同时展现了追求理想与成功的决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别、思念与情感的流动。
  • :象征着秋天的离情与思念。
  • :代表着生活的根基与劳作的辛苦。
  • 儒宫:象征着学业、成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名在诸生右”指的是张孝廉的什么特点? A. 家庭背景 B. 学业成就 C. 声望卓越

  2. “春田休学稼”表现了张孝廉的什么决心? A. 放弃家业 B. 专心读书 C. 旅行探险

  3. “明年石渠署”的含义是什么? A. 期待参加考试 B. 期待出任官职 C. 期待回乡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张孝廉赴举》皎然,虽然两首诗都是送别之作,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而皎然则着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