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

时间: 2025-01-11 08:18:41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

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

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

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寺
苏轼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
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
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
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白话文翻译:

这座寺庙在唐初就已经存在,但在动乱之后不再留有碑文。因为害怕虎狼而早早关门,村子里也没有粮食可供取用。山泉自然流入瓮中,野生的桂花却难以用于烹饪。即使美味的食物再好,也无法持久享用,应该先学会忍受饥饿。


注释:

字词注释:

  • 唐初:指唐朝初年,通常是指618年到710年之间的时期。
  • 不留碑:指寺庙在战乱后没有留下碑文作为记载。
  • 畏虎:形容害怕猛兽,暗示环境的危险。
  • 山泉:指山中的泉水,清澈而自然。
  • 野桂:指野生的桂花,通常用于调味或烹饪。
  • 信美:形容美食的确是美好的。
  • 忍饥:指忍受饥饿,强调生活的不易。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虎”象征着外界的危险与不安,而“山泉”和“野桂”则象征自然的馈赠但又难以满足生活的需求。诗中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和书信等多种文体,以豪放、洒脱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北寺》写于诗人经历政治风波之后,反映了他在动乱后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寄托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不安。


诗歌鉴赏:

《北寺》通过描写一座在历史变迁中逐渐消逝的寺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篇提到“唐初传有此”,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背景,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在“乱后不留碑”中,诗人通过碑文的缺失,暗示着历史的破碎与人类记忆的遗忘。

接下来的“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生存的艰难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用“虎”象征外界的危险,暗示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无村得米迟”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窘迫。这种对生存状态的直面,显示出诗人强烈的现实意识。

诗后两句“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则在自然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对比,一方面是自然的恩赐,另一方面是对物质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强调了生命中的坚持与忍耐。整首诗在忧伤中透露出一种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初传有此:意指这座寺庙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存在,表明了它的历史悠久。
  2. 乱后不留碑:战乱后,寺庙的历史没有得到记录,体现了历史的遗忘。
  3. 畏虎关门早:因为害怕外界的威胁,寺庙选择关闭,象征着对危险的逃避。
  4. 无村得米迟:周围的村庄因为饥荒而无法提供粮食,传达了生存的艰难。
  5. 山泉自入瓮:山泉水自然流入瓮中,暗示自然资源的丰富。
  6. 野桂不胜炊:野生的桂花虽美但难以供食,表现出美好的事物也有其局限。
  7. 信美那能久:即使美味的食物再好,也不能持久。
  8. 应先学忍饥:生活中要先学会忍耐,强调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象征:诗中的“虎”象征着外部威胁,而“山泉”和“野桂”则象征自然界的馈赠。
  • 对比:通过描绘寺庙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突出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艰难。
  • 隐喻:如“忍饥”不仅是字面意思,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呼唤人们要学会忍耐生活的苦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 :象征外界的威胁与不安,反映社会动荡。
  • 山泉:自然的馈赠,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桂花:美好而短暂的象征,暗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常常难以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外界的威胁
    • C. 内心的安宁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美食的追求
    • B. 历史变迁与生活的忍耐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北寺》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历史动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坚持与忍耐,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苦难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