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别月村》
时间: 2025-01-11 09:4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别月村
三山秀气孕英奇,
表表才名冠一时。
唐殿策高蕡不第,
荆州人去粲何依。
传家有子犹堪羡,
埋骨无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诗稿在,
灯窗读罢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山的秀丽气势,孕育了许多英才,才名显赫一时。曾经在唐代殿试中名列前茅的才子,如今却未能如愿以偿。荆州的乡亲们离去后,留下的只有惆怅与无依。虽然家族中有子孙,仍然值得羡慕,但若是埋骨他乡,没有故土相伴,实在令人悲伤。唯有留下的诗稿在灯下细读,感动得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秀气:形容山水的秀丽与气韵。
- 英奇:指优秀而奇特的人才。
- 表表:突出的、显赫的意思。
- 唐殿:指唐代的科举考试殿试。
- 荆州:指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许多才子出自此地。
- 传家:家族传承,有后代继承的意思。
- 埋骨:指死后埋葬的地方。
- 帚金:形容诗稿的珍贵。
典故解析:
- 唐殿策高:指唐代科举考试的殿试,通常是对才子的一种肯定与期望。
- 荆州人去:指诗人对故乡、故人离去的感慨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遭遇的感悟。黄庚的诗风清新,意象生动,常透出对社会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哭别月村》创作于诗人遭遇人生失意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待与失落。
诗歌鉴赏:
《哭别月村》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带有浓厚的乡愁情怀。诗的开篇以“三山秀气”描绘山水之美,寓意英才辈出,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却引出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唐殿策的回忆,感慨自古才子多未能如愿,显示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深刻理解。
在抒情上,诗人以“荆州人去粲何依”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伤。而“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虽有后代传承,但若无故土相伴,最终归宿的孤独难免令人心痛。
结尾处“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吟咏留下的文字,将对生活的感怀与对故乡的依恋化为泪水,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的执着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山秀气孕英奇:三山的秀美风光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 表表才名冠一时: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在当时声名显赫。
- 唐殿策高蕡不第:在唐代的殿试中,才子们虽然出众,却未必能获得名次。
- 荆州人去粲何依:来自荆州的人们离去后,诗人感到无依无靠。
- 传家有子犹堪羡:虽然家中有儿子传承,仍然值得羡慕。
- 埋骨无山亦可悲:若无故乡作归宿,埋葬他乡实在让人悲伤。
- 留得帚金诗稿在:留下珍贵的诗稿。
- 灯窗读罢泪沾衣:在灯下阅读诗稿,感动得泪水沾湿了衣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英才比作三山的秀气,形象生动。
- 对仗:如“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文学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和人杰地灵。
- 灯窗:代表着知识的追求与心灵的照亮。
- 泪水: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无法言说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山”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优秀人才
C. 历史事件
D. 家族传承 -
“埋骨无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依恋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权力的渴望 -
“灯窗读罢泪沾衣”中,灯窗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平淡
B. 知识的追求
C. 亲情的温暖
D. 过往的伤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探讨对故乡的感情,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哭别月村》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但黄庚的作品更加强调对人生失落的感慨,而杜甫则更注重对兄弟情谊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黄庚诗文集》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哭别月村》的全面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学习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