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仲方因杨伯子见寄》

时间: 2025-01-11 11:18:31

此去庐陵定几程,向来筇杖未经行。

悬知片棹云边集,大有吟情雪里生。

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难清。

二君即日青冥上,唯我春山带雨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胡仲方因杨伯子见寄
作者:姜夔 〔宋代〕

此去庐陵定几程,
向来筇杖未经行。
悬知片棹云边集,
大有吟情雪里生。
楚渡食萍应甚美,
舜祠吹玉直难清。
二君即日青冥上,
唯我春山带雨耕。


白话文翻译

这次去庐陵,不知道要走多少路程,
我手中的拐杖从未踏足过那条路。
但我知道,轻轻划动的小船在云边汇聚,
在这雪白的天地间,定会激发出无尽的吟唱情怀。
楚地的渡口,吃着水萍的美味,
在舜的祠堂里,吹奏的玉笛声却是多么难以清晰。
你们两位即将飞升青冥之上,
而我却只能在春山上,带着雨水耕耘。


注释

  • 庐陵:地名,古地名,今江西省。
  • 筇杖:古代的一种手杖,表示旅行或行走。
  • 片棹:小船的划桨。
  • 吟情:吟咏的情怀。
  • 楚渡:指楚地的渡口。
  • 食萍:吃水浮莲,意为水中的美食。
  • 舜祠:舜的祠堂,舜为古代帝王,象征着德行与清明。
  • 青冥:天空或宇宙的意象。
  • 春山带雨耕:春天的山中带雨,寓意耕作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宋代著名词人、诗人,生于1160年,卒于1221年。他以词名世,尤其以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代表作有《扬州慢》等。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姜夔与胡仲方、杨伯子的交往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庐陵与楚渡,反映了他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旅行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了深厚的思乡情与对友人寄托的感慨。开篇以“此去庐陵定几程”,一语道出旅途的不确定性,既体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接着,诗人以“向来筇杖未经行”表明自己尚未踏足庐陵,显露出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渴望。

中间的“悬知片棹云边集,大有吟情雪里生”描绘了小船在云边划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的“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难清”则透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雅趣的共鸣。

最后两句“二君即日青冥上,唯我春山带雨耕”更是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己处境的惆怅。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合了自然景物,形成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友谊、自然及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去庐陵定几程
    诗人开始时表达自己即将前往庐陵的旅程,但对路程的长短并不清楚,暗示了人生旅途的未知。

  2. 向来筇杖未经行
    提到自己从未用拐杖走过这条路,表现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3. 悬知片棹云边集
    想象船只在云边聚集,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画面。

  4. 大有吟情雪里生
    在雪中激发出吟唱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灵感。

  5. 楚渡食萍应甚美
    楚地的美味与自然的丰饶,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舜祠吹玉直难清
    舜祠的乐音难以清晰,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

  7. 二君即日青冥上
    祝福友人能飞升青冥,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8. 唯我春山带雨耕
    自己只能在春雨中劳作,透露出孤独与对友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棹云边集”,将小船与云相结合,构成诗意的画面。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陵:象征着向往与探索。
  • 筇杖: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行进。
  • 片棹:象征着轻盈、自由的生活。
  • 雪里: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楚渡: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自然。
  • 舜祠: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青冥:象征着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 春山带雨: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辛勤耕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即将前往哪个地方?

    • A. 楚地
    • B. 庐陵
    • C. 青冥
  2. 诗中提到的“筇杖”是什么意思?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手杖
    • C. 一种食物
  3. “舜祠”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历史与文化
    • C. 自然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姜夔与李白在描绘自然与友谊时,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不羁,展示个人的豪情,而姜夔则更加细腻,表现出内心的柔情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词典·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