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时间: 2025-01-11 13:00:59

先生自是吾所敬,况复曾蒙点化余。

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作者: 姜特立

先生自是吾所敬,况复曾蒙点化余。
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本就是我所敬重的,更何况我曾受到他的点化与教导。
他的笔法精妙,与我共同领悟了深奥的道理,怎么能说《尚书》不被他所理解呢?


注释:

  • 先生:指的是许尚书,表达对他的尊敬。
  • 点化:指教导、启发。
  • 笔妙:指他的写作技巧非常高超。
  • 三昧:指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 尚书:指古代文献《尚书》,在这里象征着高深的学问。

典故解析: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古代帝王的言行和治国理念。诗中提到的“点化”,可能暗指许尚书在学术上对作者的影响,以及通过他的教导,使得作者对《尚书》的理解更加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直,号少华,宋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擅长诗词,对古典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姜特立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古人和经典的崇敬,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姜特立对许尚书的敬仰之情,可能是因为许尚书在当时的学术界有较高的威望,对姜特立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对知识的追求。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这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首先,诗人以“先生自是吾所敬”开篇,直接表达了对许尚书的敬仰之情,显示出对师道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接着,第二句“况复曾蒙点化余”则增添了个人情感的厚度,暗示他不仅敬重许尚书,更受其教诲,心中充满了感激。

在第三句“笔妙共推三昧手”中,诗人用“笔妙”来形容许尚书的书法技巧,将其与“共推三昧手”结合,传达出一种师生之间的心灵相通,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而最后一句“尚书安得不中书”则通过反问的手法,强调了许尚书对《尚书》的深刻理解,显示出知识的传递与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师道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传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学术气息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生自是吾所敬” — 表达了对许尚书的敬重之情。
  2. “况复曾蒙点化余” — 表示自己曾受许尚书的教导,感到荣幸。
  3. “笔妙共推三昧手” — 形容许尚书的书法技巧高超,并与自己共同领悟了深邃的道理。
  4. “尚书安得不中书” — 反问,强调许尚书必然能够理解《尚书》的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笔妙”比喻许尚书的写作技巧。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强化了对许尚书理解能力的肯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许尚书的敬仰,表现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师生关系的珍视,传达了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先生:象征着知识的源泉,是学习的榜样。
  • 三昧:代表深奥的理解和智慧。
  • 尚书:象征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姜特立在诗中对许尚书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敬仰
    B. 鄙视
    C. 无所谓

  2. “点化”一词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教导
    B. 点灯
    C. 化妆

  3. 诗中提到的“尚书”,主要代表了什么?
    A. 一部历史书籍
    B. 一位书法家
    C. 一种音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李白华清宫绝句》 —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与李白的诗作,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师道和自然的尊重,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