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
时间: 2025-01-11 23:5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龟的悠然自得与超然脱俗。龟静静地养活千年,隐居在深泉之中,似乎不应该与那些跛脚的鳖为伍,宁愿停留在普通的鱼中。它的肚子里只有神秘的露水,它的巢必然是翠绿的荷花。它在水中扬花,仿佛在向蚌和蛤传递自己的美好,而奔月的蟾蜍却充满了遗憾。它摆动着尾巴告别了泥土,初次在水中支起了床。它期望在高山上不再平凡,铸造印章的事情也显得虚无缥缈。它有志于报答毛宝(传说中的神兽),而心中却不畏惧豫国的纷扰。将来在清澈的洛河边,定能为帝尧书荐。
注释:
- 静养:静静地养生。
- 重泉:深泉,指水源清澈的地方。
- 跛鳖:指行动不便的鳖。
- 滞凡鱼:停留在普通的鱼中。
- 灵腹:指龟的肚子,寓意深邃。
- 玄露:神秘的露水,象征灵性。
- 芳巢:美好的巢穴。
- 扬花:在水中开花,象征荣华。
- 奔月:追求月亮,象征理想与渴望。
- 曳尾:拖着尾巴,象征告别泥土。
- 冠山:高山上的期望。
- 铸印:制造印章,象征成就。
- 毛宝: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价值。
- 豫且:指豫国的纷扰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用隐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群玉隐居时,表达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长寿与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龟》通过描写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龟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长寿、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诗中开头“静养千年寿”,便明确了龟的长寿象征,接着提到“重泉自隐居”,显示出龟的隐逸之态,隐喻了诗人对世俗的背离。
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态度,诗人宁愿与普通的鱼同处,也不愿与跛鳖为伍,这种选择是对浮华世界的一种拒绝。接下来的意象如“灵腹唯玄露”和“芳巢必翠蕖”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有着更深层的哲理反思。“曳尾辞泥后”,象征着对过去的告别,追求更高的理想。“冠山期不小”,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抱负。“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则是在强调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必因世俗的纷扰而感到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长寿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养千年寿:龟静静地养生,长寿千年。
- 重泉自隐居:在深泉中隐居,过着隐逸生活。
- 不应随跛鳖:不愿意与行动不便的鳖为伍。
- 宁肯滞凡鱼:宁愿停留在普通的鱼中。
- 灵腹唯玄露:肚子里只有神秘的露水。
- 芳巢必翠蕖:美好的巢穴必定是翠绿的荷花。
- 扬花输蚌蛤:在水中开花,传递给蚌和蛤。
- 奔月恨蟾蜍:追求月亮的蟾蜍充满遗憾。
- 曳尾辞泥后:告别泥土,追求更高的理想。
- 支床得水初:在水中初次安身。
- 冠山期不小:期望在高山上不再平凡。
- 铸印事宁虚:制造印章的事情显得虚无。
- 有志酬毛宝:有志于报答毛宝。
- 无心畏豫且:心中不畏惧豫国的纷扰。
- 他时清洛汭:将来在清澈的洛河边。
- 会荐帝尧书:能够为帝尧书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龟的生活比作隐士,象征长寿与智慧。
- 对仗:如“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龟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淡泊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远的理想,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 深泉:象征隐逸与宁静。
- 鳖、鱼:代表世俗与普通。
- 玄露、翠蕖:象征灵性与美好。
- 蟾蜍:象征追求理想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群玉所描写的龟象征着什么? A. 长寿
B. 财富
C. 权力
D. 名声 -
诗中提到的“重泉自隐居”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旅行
D. 热闹的城市生活 -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世俗的向往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群玉《龟》与王维《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群玉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群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