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八十六》

时间: 2025-01-10 12:13:11

素愿游匡庐,梦寐不可易。

弃官竟一往,不以归意迫。

屡扣清虚仙,杯酒话畴昔。

永怀拨云峰,西麈每相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愿游匡庐,梦寐不可易。弃官竟一往,不以归意迫。屡扣清虚仙,杯酒话畴昔。永怀拨云峰,西麈每相忆。

白话文翻译: 我长久以来就渴望去匡庐游玩,这个愿望在梦中都无法改变。最终我放弃了官职,毅然前往,并不因思乡之情而感到紧迫。我多次拜访清虚仙人,与他饮酒畅谈往昔。我永远怀念那拨开云雾的山峰,西麈山总是让我时常回忆。

注释:

  • 素愿:长久以来的愿望。
  • 匡庐:指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
  • 梦寐:梦中。
  • 清虚仙:指道家仙人,这里可能指隐居的高人。
  • 畴昔:往昔,过去的日子。
  • 拨云峰:形容山峰高耸,云雾缭绕。
  • 西麈:指西边的山,具体指代不详,可能是诗人怀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曹勋在辞官后,游历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对庐山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素愿游匡庐”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愿望,而“弃官竟一往”则显示了他对这一愿望的坚定和执着。诗人与“清虚仙”的交往,以及对“拨云峰”的怀念,都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愿游匡庐”: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愿望,即游览庐山。
  • “梦寐不可易”:说明这个愿望在梦中都无法改变,显示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切向往。
  • “弃官竟一往”:诗人放弃了官职,毅然前往庐山,显示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 “不以归意迫”:诗人并不因思乡之情而感到紧迫,表明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超过了对家乡的思念。
  • “屡扣清虚仙”:诗人多次拜访隐居的高人,寻求精神上的交流和慰藉。
  • “杯酒话畴昔”:与高人饮酒畅谈往昔,回忆过去的日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永怀拨云峰”:诗人永远怀念那拨开云雾的山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情。
  • “西麈每相忆”:西麈山总是让诗人时常回忆,可能是诗人怀念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拨云峰”比喻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形象生动。
  • 拟人:“清虚仙”拟人化,赋予隐居高人仙人的形象,增加了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对庐山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人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意象分析:

  • 匡庐:象征着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
  • 清虚仙:象征着隐居的高人和精神上的追求。
  • 拨云峰:象征着高耸的山峰和自然美景。
  • 西麈:可能是诗人怀念的地方,象征着回忆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愿游匡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自然美景 D. 家乡

  2. “弃官竟一往”显示了诗人的什么特点? A. 犹豫不决 B. 决心和勇气 C. 思乡之情 D. 对官场的厌倦

  3. “屡扣清虚仙”中的“清虚仙”指的是什么? A. 道家仙人 B. 隐居的高人 C. 诗人自己 D. 朋友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勋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对庐山的向往,但表达的情感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庐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