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秋》

时间: 2025-01-11 19:57:26

墨痕香,红蜡泪。

点点愁人离思。

桐叶落,蓼花残。

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

待到秋来更苦。

风淅淅,水淙淙。

不教蓬径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墨痕香,红蜡泪。
点点愁人离思。
桐叶落,蓼花残。
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
待到秋来更苦。
风淅淅,水淙淙。
不教蓬径通。

白话文翻译:

墨迹散发着香气,红蜡烛滴下的泪珠。
一点一滴令人愁苦的离别思绪。
桐树的叶子飘落,蓼花也已凋残。
天外传来雁声,带来一阵寒意。
五云岭与九溪坞相映成趣。
等到秋天来临,愁苦更深。
微风轻拂,水声潺潺。
不让小路通往那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墨痕香:指墨水的香气,表达文人墨客的气息。
  • 红蜡泪:蜡烛滴落的蜡,形象化为眼泪,寓意思念与愁苦。
  • 桐叶:指桐树的叶子,象征秋天的萧瑟。
  • 蓼花:一种水边的花,凋谢象征时光的流逝。
  • 雁声:大雁的叫声,通常象征远行和离别。
  • 五云岭、九溪坞:特定地名,营造出诗的意境。
  • 蓬径:小路,象征通往理想或思念之地。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淑芳,宋代女诗人,她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用自然景物来映射个人情绪,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正值离别的季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别和思念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更漏子·秋》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愁苦。首句“墨痕香,红蜡泪”即以细腻的意象引入,显得温柔而悲凉。蜡烛滴下的泪,象征着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随着诗的深入,桐叶的飘落和蓼花的凋残,进一步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孤寂。

“雁声天外寒”一句,雁声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对远行者的思念,带来一丝寒意,仿佛在提醒人们离别的苦楚。接下来的五云岭和九溪坞,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景,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待到秋来更苦”,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无奈。

结尾的“风淅淅,水淙淙”,声响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而“不教蓬径通”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力感的表露,表现了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无奈。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十分和谐,赋予了情感的层次感,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墨痕香:开篇即用墨香引入,暗示文人的情怀。
  • 红蜡泪:蜡烛的泪滴象征思念的愁苦。
  • 点点愁人离思:细腻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感,愁苦之情如细雨般绵延。
  • 桐叶落,蓼花残:通过自然景象反映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 雁声天外寒:雁声传递着离别的冷酷,增添了凄凉气氛。
  • 五云岭,九溪坞:具体的地理描写,营造出宁静而又忧伤的环境。
  • 待到秋来更苦:离别的愁苦在秋天更加明显。
  • 风淅淅,水淙淙:生动的自然声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不教蓬径通: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烛滴下的蜡比喻为眼泪,增强感情色彩。
  • 拟人: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风淅淅,水淙淙”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楚。诗人以秋天为背景,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痕:象征文人气息,寄托思念。
  • 红蜡:代表温暖的记忆与愁苦。
  • 桐叶、蓼花:寓意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雁声:传递离别的情感,象征孤独与思念。
  • 风、水:自然的声音,映衬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墨痕香”指的是什么? A. 墨水的香气
    B. 书籍的气味
    C. 笔的味道
    D. 香水的香气

  2. “红蜡泪”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愁苦
    C. 冷漠
    D. 富贵

  3. 诗中的“雁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离别与孤独
    C. 愤怒
    D. 安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淑芳的《更漏子·秋》在情感上更为沉郁,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细腻的柔情。两者都在表达离别的愁苦,但张淑芳更多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情感,而李清照则多用细腻的心理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