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西亭夜坐》
时间: 2025-01-11 01:2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飔初拂衽,皓魄正当轩。宿鸟林间定,流萤草际翻。苍茫迷野色,嘲哳辩方言。角罢重城掩,渔归别浦喧。断蛩吟坏壁,寒杵出遥村。树影成帷密,滩声激箭奔。夜长风露冷,川迥水烟昏。对景都无寐,冥心契混元。
白话文翻译
凉风轻轻拂过衣襟,明亮的月亮正对着窗户。夜鸟在林中安静地栖息,萤火虫在草丛中翻飞。野外景色苍茫难以辨认,方言嘈杂难以理解。号角声停止,城门关闭,渔民归家,别处水边喧闹。断续的蟋蟀声在破墙边响起,远处村庄传来寒冷的捣衣声。树影密布如同帷幕,滩头的声音急促如箭。长夜风冷露重,河流遥远水烟朦胧。面对这景象无法入睡,心灵沉静与宇宙合一。
注释
- 凉飔:凉风。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宿鸟:夜鸟。
- 流萤:萤火虫。
- 苍茫:模糊不清。
- 嘲哳:嘈杂的声音。
- 角罢:号角声停止。
- 重城掩:城门关闭。
- 断蛩:断续的蟋蟀声。
- 寒杵:寒冷的捣衣声。
- 冥心契混元:心灵沉静与宇宙合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刘筠、钱惟演等并称“西昆体”代表诗人。其诗风华丽,讲究对仗和用典,多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郡斋中静坐,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凉飔初拂衽,皓魄正当轩”描绘了夜晚的凉风和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随后的“宿鸟林间定,流萤草际翻”进一步以动衬静,通过夜鸟和萤火虫的活动,增强了夜晚的生动感。
诗中的“苍茫迷野色,嘲哳辩方言”则转向了对人文环境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深刻感受。结尾的“对景都无寐,冥心契混元”则是诗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飔初拂衽,皓魄正当轩:凉风轻轻拂过衣襟,明亮的月亮正对着窗户。
- 宿鸟林间定,流萤草际翻:夜鸟在林中安静地栖息,萤火虫在草丛中翻飞。
- 苍茫迷野色,嘲哳辩方言:野外景色苍茫难以辨认,方言嘈杂难以理解。
- 角罢重城掩,渔归别浦喧:号角声停止,城门关闭,渔民归家,别处水边喧闹。
- 断蛩吟坏壁,寒杵出遥村:断续的蟋蟀声在破墙边响起,远处村庄传来寒冷的捣衣声。
- 树影成帷密,滩声激箭奔:树影密布如同帷幕,滩头的声音急促如箭。
- 夜长风露冷,川迥水烟昏:长夜风冷露重,河流遥远水烟朦胧。
- 对景都无寐,冥心契混元:面对这景象无法入睡,心灵沉静与宇宙合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影成帷密”将树影比作帷幕,形象生动。
- 拟人:如“流萤草际翻”将萤火虫的活动拟人化,增添生动感。
- 对仗:如“凉飔初拂衽,皓魄正当轩”中的“凉飔”与“皓魄”,“初拂衽”与“正当轩”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飔:凉风,营造宁静的夜晚氛围。
- 皓魄:明亮的月亮,增添神秘感。
- 宿鸟:夜鸟,象征夜晚的宁静。
- 流萤:萤火虫,增添生动感。
- 苍茫:模糊不清,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
- 嘲哳:嘈杂的声音,表达对人文环境的观察。
- 冥心契混元:心灵沉静与宇宙合一,表达深刻的宇宙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皓魄”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灯火
-
诗中“宿鸟林间定”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鸟儿在林中飞翔 B. 鸟儿在林中栖息 C. 鸟儿在林中觅食 D. 鸟儿在林中鸣叫
-
诗中“冥心契混元”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宇宙的深刻感悟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人文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杨亿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氛围。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杨亿《郡斋西亭夜坐》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杨亿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宇宙的深刻感悟,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杨亿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