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曲云屏薄薄罗。佳期浑似隔银河。几曾消息托微波。蕉为缄愁心易碎,桐疑含恨泪偏多。欲抛闲思奈情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坐在薄薄的云屏后,思念远方的爱人,佳期仿佛隔着银河那样遥远。几次想通过水波传递消息,却无从下手。蕉叶封闭着愁苦的心,易碎的情感让人心痛,桐树似乎也含着泪水,充满了对爱的怀念和怨恨。想要抛开无尽的思绪,但又无奈于对爱情的执着。
注释:
- 曲曲云屏:形容云彩弯曲,像屏风一样,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薄薄罗:指轻薄的罗帕,具有轻盈和柔美的感觉。
- 佳期:指美好的相聚时光。
- 隔银河:比喻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 微波:指水波,象征着信息的传递。
- 蕉:指蕉树,常用来象征忧愁。
- 桐:指桐树,含有对旧情的怀念。
- 情何:表达对情感无奈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二适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一个思念爱人的时刻,可能受到了生活经历的影响,流露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诗中开篇便以“曲曲云屏薄薄罗”勾勒出一种柔和而又幽静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如梦似幻的感受。接下来的“佳期浑似隔银河”,则将思念的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法相聚的惆怅。
在表达情感时,诗人运用了“几曾消息托微波”这一句,传达出一种无奈与遗憾,尽管有心想要传递消息,但却难以实现。这种情感的纠结与无力感在后面的“蕉为缄愁心易碎,桐疑含恨泪偏多”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蕉与桐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怀念。
整首诗在结尾处以“欲抛闲思奈情何”收尾,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诗人通过自然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曲云屏薄薄罗:弯弯的云彩像轻薄的罗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柔美的意境。
- 佳期浑似隔银河:美好的相聚时光似乎遥不可及,像遥远的银河一样难以跨越。
- 几曾消息托微波:几次想通过水波传递消息,但又无从下手,表达了思念的无奈。
- 蕉为缄愁心易碎:蕉树仿佛封闭了愁苦的心,情感脆弱易碎,令人心痛。
- 桐疑含恨泪偏多:桐树似乎也在流泪,充满了对过往感情的怀念和怨恨。
- 欲抛闲思奈情何:想要抛开烦恼的思绪,但无奈于对情感的执着与纠缠。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屏”和“罗”比喻自然与柔情,营造意境。
- 拟人:蕉和桐似乎具有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之间有对仗结构,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描绘了思念的孤苦与情感的脆弱,展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无助与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屏:象征着隔离与幽静。
- 蕉:代表忧愁与脆弱的心情。
- 桐:带有怀念与怨恨的情感。
- 银河:象征着遥远与不可逾越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曲曲云屏”中“云屏”指的是什么?
- A. 云彩
- B. 屏风
- C. 隔离
- D. 以上皆是
-
“佳期浑似隔银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痛苦
- B. 思念
- C. 喜悦
- D. 忧伤
-
“蕉为缄愁心易碎”中的“缄”字是什么意思?
- A. 封闭
- B. 打开
- C. 传递
- D. 忘记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 杜甫《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在孤独中表达情感,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高二适相关文集与评论
通过上述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浣溪沙》的诗意与情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