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庆东原_春思垂杨径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春思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
风摇翠裙,香飘麝尘,花暗乌云。
千里意中人,一点眉尖恨。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思绪在垂柳的小路上流淌,小院子里春意盎然,却因多情而减弱了对岁月的美好感受。微风摇曳着翠绿的裙子,香气飘散如麝香,花儿在乌云的掩映下显得暗淡。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在千里之外,眉头间却隐隐带着一丝怨恨。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思:春天的思绪,指春天时人的情感和思念。
- 垂杨径:垂柳的小路,柳树在春天时常常垂下长枝,形成美丽的景象。
- 多情:情感丰富,爱意浓厚。
- 翠裙:指绿色的裙子,形容女子的衣着。
- 麝尘:麝香的气味,香气四溢。
- 乌云:暗示心情或情感的阴郁。
- 眉尖恨:指心中怨恨的情绪,眉头微微皱起。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春思”和“垂杨”均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及诗人,生于元代,活动于南宋末年。其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意象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男女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爱情的思考。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双调·庆东原·春思垂杨径》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词作,充分展现了作者张可久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全词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小院中垂柳、香花、微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春思垂杨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然而随后的“为多情减尽年时俊”却暗示了作者对多情的无奈,春天的美好因情感的复杂而显得有些沉重。
细节之中,句中“风摇翠裙,香飘麝尘”,既描绘了春天的轻盈与温暖,又透出一种缠绵的情感。尤其是“花暗乌云”一句,象征着在美好外表下的阴郁情绪,暗示了内心的隐痛与思念的无奈。最后“千里意中人,一点眉尖恨”句,深刻地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怨恨,情感的张力达到高潮。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苦涩交织在一起,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思垂杨径:春天的思绪在垂柳的小路上流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 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小院的春天因多情而显得不再美好,暗示对情感的思考。
- 风摇翠裙,香飘麝尘:微风中摇曳的裙子和飘散的香气,描绘出轻柔的春景。
- 花暗乌云:花在阴云的掩映下显得暗淡,隐喻心情的阴郁。
- 千里意中人,一点眉尖恨:思念的那个人在千里之外,眉头微微皱起,表达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思”与“垂杨”结合,暗示春天的情感。
- 拟人:将风、花等自然元素赋予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风摇翠裙,香飘麝尘”,展示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情感的复杂,思念和怨恨交织,展现了多情者的苦楚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思:代表春天的情感。
- 垂杨:象征柔美与青春。
- 翠裙:象征青春靓丽的形象。
- 麝尘:代表浓烈的爱情气息。
- 乌云:象征情感的阴郁与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思”主要指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观察 -
“风摇翠裙,香飘麝尘”中的“翠裙”指什么?
A. 男子的服装
B. 女子的裙子
C. 柳树的枝条
D. 花的颜色 -
诗中“千里意中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福
B. 思念与怨恨
C. 喜悦
D.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张可久《春思垂杨径》 vs 杜甫《春望》:两者都表现了春天的情感,但张可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曲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通过以上的内容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张可久的《双调·庆东原·春思垂杨径》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