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8:56:14

石梁溪上鸳鸯树,昔年樵斧摧为薪。

诗翁赋诗慰不遇,险语至今惊鬼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梁溪上鸳鸯树,
昔年樵斧摧为薪。
诗翁赋诗慰不遇,
险语至今惊鬼神。

白话文翻译:

在石梁溪边有一棵鸳鸯树,
曾经被樵夫的斧头砍伐成柴。
诗人作诗来安慰自己未能如愿,
那险恶的言辞至今仍让鬼神惊恐。

注释:

字词注释:

  • 鸳鸯树:一种树木,常用作比喻,象征美好和爱情。
  • 樵斧:砍伐树木的工具,指代砍伐者。
  • 诗翁:指诗人。
  • 慰不遇:安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或遭遇的失落。
  • 险语:指尖锐或激烈的话语。

典故解析:

  • “昔年樵斧摧为薪”: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体现了对自然的惋惜。
  • “诗翁赋诗慰不遇”:诗人通过作诗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失落,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诗人内心苦闷之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寻梅十首 其四》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生存的矛盾。首句“石梁溪上鸳鸯树”以自然景物引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象,令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然而,紧接着的“昔年樵斧摧为薪”则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令人感到惋惜与无奈。诗人用“樵斧”象征着生活的残酷与无情,借此引发读者对生态与人性的思考。

接下来的“诗翁赋诗慰不遇”,显示出诗人在面对现实挫折时的无奈与彷徨。作诗成为了他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尽管如此,诗句中隐含的失落感却愈加明显。最后一句“险语至今惊鬼神”则以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慨,这种情感甚至足以惊动神明,表现了诗人对不公的控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梁溪上鸳鸯树: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引发读者的想象。
  2. 昔年樵斧摧为薪:强调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揭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3. 诗翁赋诗慰不遇:表达诗人对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与忧伤。
  4. 险语至今惊鬼神:通过夸张的手法,传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控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对仗工整的效果,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最后一句“惊鬼神”夸大情感的激烈,突出诗人的愤懑。
  • 象征:鸳鸯树象征爱情与美好,樵斧则代表破坏与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以及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不公现象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树:象征爱情、美好、和谐。
  • 樵斧:象征破坏、无情。
  • 诗翁:象征理想、情感的寄托。
  • 鬼神:象征超自然力量,反映人类情感的深刻与广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昔年樵斧摧为薪”中的“樵”指什么?
    A. 渔夫
    B. 樵夫
    C. 诗人
    D. 画家

  2. 诗中“险语”是指什么?
    A. 优美的诗句
    B. 刺激的言辞
    C. 谦虚的话语
    D. 生活的艺术

  3. 诗人通过写“鸳鸯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冕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冕的《梅花》相比,徐瑞在《寻梅十首 其四》中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矛盾,而王冕则更倾向于展现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契合。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