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叙浦》
时间: 2025-04-29 01:3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白话文翻译:
虽然我们出生在同一天,但你在学问和领悟道理方面无人能及。既然学到了道理,为何不将其应用于实际呢?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必过分计较功绩。你作为一名官员,在偏远地区任职多年,面对多年的积弊和连年的灾难。你努力去除奸邪,培养善良,扶持疲弱,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而非道听途说。是谁手持皇帝的诏书从东方而来,说你违背天意,适合担任重要职务?朝廷误听了地方的错误报告,计算时间并未充分。使者们仔细观察,地方官员珍惜你的才能,但谁能为你打开通往朝廷的大门呢?学到的道理必须有用,通达岂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忽视实际困境。你的传承和接受有着深远的影响,湘江浩浩荡荡,湘山雄伟。当年在龙门未遇时,尹杨等人也最终到达了明光宫。
注释:
- 学而闻道:学习并领悟道理。
- 庸:应用。
- 咎:错误。
- 蛮貊: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
- 疲癃:疲弱,指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 黄诏:皇帝的诏书。
- 天家:朝廷。
- 州家:地方官府。
- 使家:使者。
- 龙门: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尹杨:指尹吉甫和杨震,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比喻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为主。这首诗是赵蕃送别友人吴叙浦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官场中遭遇不公的同情和支持。诗中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吴叙浦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诗中“学而闻道莫比踪”一句,高度评价了友人的学识和品德,而“一官俯首蛮貊中”则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诗词解析:
-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诗人首先提到与友人同日出生,但友人在学问和领悟道理方面无人能及,强调了友人的卓越才能。
-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诗人提出既然学到了道理,为何不将其应用于实际呢?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必过分计较功绩,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
-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面对多年的积弊和连年的灾难,展现了友人的坚韧和担当。
-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友人努力去除奸邪,培养善良,扶持疲弱,这些都是诗人亲眼所见,而非道听途说,强调了友人的实际行动和成效。
-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是谁手持皇帝的诏书从东方而来,说友人违背天意,适合担任重要职务,暗示了友人的能力和潜力。
-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朝廷误听了地方的错误报告,计算时间并未充分,表达了对友人遭遇不公的同情。
-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使者们仔细观察,地方官员珍惜友人的才能,但谁能为他打开通往朝廷的大门呢?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学到的道理必须有用,通达岂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忽视实际困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友人的传承和接受有着深远的影响,湘江浩浩荡荡,湘山雄伟,象征了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当年在龙门未遇时,尹杨等人也最终到达了明光宫,暗示了友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龙门当日谓不遇”中的“龙门”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拟人:“湘水浩浩湘山雄”中的“湘水”和“湘山”被赋予了雄伟的特性,拟人化地表达了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对仗:“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中的“生年月日”与“学而闻道”形成对仗,强调了友人的卓越才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诗人通过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官场中遭遇不公的同情和支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意象分析:
- “蛮貊”:象征偏远地区,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
- “黄诏”:象征皇帝的权威和诏书的重要性。
- “湘水浩浩湘山雄”:象征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龙门”:象征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明光宫”:象征朝廷,暗示了友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学而闻道”是指什么? A. 学习并领悟道理 B. 学习并应用道理 C. 学习并传授道理 D. 学习并讨论道理
-
诗中提到的“蛮貊”是指什么? A. 偏远地区 B. 繁华都市 C. 古代国家 D. 古代部落
-
诗中提到的“黄诏”是指什么? A. 皇帝的诏书 B. 地方的文书 C. 使者的信件 D. 友人的书信
-
诗中提到的“龙门”比喻什么? A. 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B. 偏远地区 C. 繁华都市 D. 古代国家
-
诗中提到的“明光宫”象征什么? A. 朝廷 B. 地方官府 C. 使者 D. 友人
答案:
- A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与赵蕃的《送吴叙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而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歌,提供了对赵蕃诗歌的详细解析和评价。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对宋代文学的详细介绍,包括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