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白话文翻译
诗中的意思是:在朱门大户的宴会上,离开公侯之后,心情愉快地欣赏花枝。遥望宫阙,思绪无尽,读书时却觉得时间不够。花朵在晨曦中竞相开放,傍晚时分的娇艳恰到好处。人们的心意是如此珍惜,狂风又怎能了解到这一切呢?
注释
- 朱门:指豪门大户,象征富贵与权势。
- 望阙:望见天子宫殿的阙门,表示对权力的向往或思念。
- 含芳:含有芳香的花朵。
- 凝艳:花朵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 殷勤:形容人们的热情和珍惜。
典故解析
此诗可见“朱门”一词,历史上常用来指代豪门贵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诗中提到的“阙”与“花”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对比,诗人通过花的盛开与凋零,隐喻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蕴含哲理与人生感慨。刘禹锡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关注意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晚,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是刘禹锡的一首写景抒情诗,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诗中以“花”为中心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开篇的“朱门退公后”直接点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奠定了诗的基调。接下来的“望阙无穷思”则引入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
在描绘花的生长与凋零时,诗人运用“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的对比,展现了花朵在不同时间的美丽,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最后一句“狂风岂得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门退公后:描绘诗人离开权贵之家,暗示对名利的超然。
- 高兴对花枝:诗人与花相对,心情愉悦,表明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望阙无穷思:遥望宫阙,思绪万千,表现出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 看书欲尽时:读书时感到时间不够,暗示对知识的追求。
- 含芳朝竞发:早晨花朵争相开放,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凝艳晚相宜:傍晚时分的花朵美丽得体,体现出时光的流逝之美。
- 人意殷勤惜: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呵护。
- 狂风岂得知:风的狂暴无法理解人们的情感,暗示自然的无情与人情的脆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展现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花朵象征人生的美好与短暂。
- 拟人:通过“人意殷勤惜”,赋予人情以感性,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权力、知识与自然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代表青春与活力。
- 朱门:象征权势与富贵,反映社会的阶层。
- 阙:象征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 A. 贫民窟
- B. 豪门大户
- C. 自然景观
- D. 小巷
-
诗中提到的“含芳朝竞发”意为:
- A. 花香扑鼻
- B. 花朵在早晨争相开放
- C. 花瓣飞舞
- D. 花朵凋谢
-
诗的最后一句“狂风岂得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人情的珍惜
- C. 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 D. 对时光的惋惜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晨起的清新感受。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描写,传达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展现出更为深沉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