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时间: 2025-01-27 03:2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 李颀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
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
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
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
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郑樱桃的美人,她的美貌和香气无与伦比,专门侍奉在宫中。后宫中有三万名妃嫔,但她的美丽让人无法亲近。官军中的女骑兵有千匹马,春天的漳河繁花似锦。一幅花纹织成的红纶巾在风中飘扬,红旗迎风招展,显得新气象频出。战鼓声中,骏马飞奔,铜驮琴瑟伴随尘埃而去。凤阳的重门如意馆,高耸的金梯直通银汉。她自言富贵无法计量,女子如公主,男子如王者。赤花的双簟,珊瑚床,盘龙的帐子,散发着琥珀的光辉。然而,淫乱和虚伪的地位是神所憎恶的,灭亡石季龙的力量终究不会被遗忘。邺城苍苍,白露微微,世事如同翻覆的黄云,变幻莫测。
注释
- 石季龙:一位权臣,曾篡位称帝。
- 郑樱桃:美人的名字,象征着美丽与权力。
- 娥娥:指美丽的女子。
- 翠眉清镜:形容美人,翠眉如画,清镜映容,意指美丽却无法近侍。
- 官军女骑:指军中女骑兵,象征着权力与雄风。
- 鸣鼙:鼓声,战斗的号角。
- 凤阳重门:凤阳是石季龙的封地,重门象征高贵的宫殿。
- 富贵不可量:形容财富与地位的无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季华,号白云,生于公元690年,卒于公元751年。他擅长写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值权臣专权的时代,诗中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社会风貌。
诗歌鉴赏
李颀的《郑樱桃歌》以美人郑樱桃为中心,构建了一幅华丽而又悲凉的画面。诗中,通过对郑樱桃美貌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权臣对美的追求及其背后的权力游戏。首句“石季龙,僭天禄”直接点明了权臣的地位,接着转入对美人的赞美,突出了美人身处权力中心的矛盾。
在后续的描写中,樱桃虽有万千宠爱,却又无法亲近,显示出权力与欲望的无奈。这种无奈在“翠眉清镜不得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诗中以“官军女骑一千匹”及“鸣鼙走马”描绘了权力的强大,同时也映衬了美人的孤独。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则带有一种悲观的思考,暗示权力的虚伪和美丽的短暂,尤其是“世事翻覆黄云飞”一句,给人留下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美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权力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季龙,僭天禄:明确权臣的身份,表明主题。
- 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介绍美人,突出其魅力。
- 樱桃美颜香且泽:描绘美丽与芬芳。
- 娥娥侍寝专宫掖:强调她的独特地位。
- 后庭卷衣三万人:后宫的众多妃嫔,暗示权力的繁华。
- 翠眉清镜不得亲:美丽却无法亲近,表达无奈。
- 官军女骑一千匹:展示权力的强大。
- 繁花照耀漳河春:春天的美丽景象。
- 织成花映红纶巾:美丽的装饰。
- 红旗掣曳卤簿新:象征权力的新气象。
- 鸣鼙走马接飞鸟:描绘战斗场景。
- 铜驮琴瑟随去尘:美好事物的流逝。
- 凤阳重门如意馆:高贵的场所。
- 百尺金梯倚银汉:富贵的象征。
- 自言富贵不可量:权力的无尽。
- 女为公主男为王:性别角色的对比。
- 赤花双簟珊瑚床:奢华的生活。
- 盘龙斗帐琥珀光:华丽的装饰。
- 淫昏伪位神所恶:对虚伪的批判。
- 灭石者陵终不误:权力的最终消亡。
- 邺城苍苍白露微:描绘凄凉的场景。
- 世事翻覆黄云飞: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阳重门如意馆”,将宫殿比作如意,象征权势。
- 对仗:如“女为公主男为王”,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多处使用,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郑樱桃的美丽与权力的交织,揭示了权力的虚伪及美丽与命运的无常,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象征美丽与诱惑。
- 红旗: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铜驮琴瑟:美好与流逝的象征。
- 苍苍白露: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郑樱桃的美丽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A. 通过她的容貌与香气
B. 通过她的财富
C. 通过她的地位 -
诗中提到的“官军女骑”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力
C. 战争 -
“世事翻覆黄云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无常的感慨
C. 对美好的向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长恨歌》,同样描绘了美人和权力的主题。
- 杜甫的《丽人行》,也涉及到美丽与社会地位。
诗词对比
李颀和白居易在描写女性美时有相似之处,但李颀更强调权力的对比与美的无奈,而白居易则更多表现爱情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颀的生平与作品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