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七》

时间: 2025-01-26 03:12:41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檐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檐低。

白话文翻译:

哪里才是初寒的好去处呢?初寒时节,溪水边的石头层层叠叠。
山坡的倾斜使得晨昏变得模糊,弯曲的道路让人失去了东南西北的方向。
小孩们在村庄里捡拾栗子,凿墙为鸡搭窝。
我在这里悠闲地披着褐色的衣服,背靠着低矮的草檐晒着太阳。

注释:

  • 初寒:刚开始寒冷的季节。
  • 叠石溪:溪水旁的石头堆叠在一起。
  • 改昏晓:晨昏的改变,指光线的变化。
  • 路曲失东西:道路弯曲,失去了方向感。
  • 拾栗:捡栗子,通常是秋冬季节的活动。
  • 凿垣:凿开围墙,搭建小窝。
  • 乳鸡:小鸡。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强调实事求是的治国理念和历史观。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

创作背景: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是司马光在与友人张文裕的诗歌往来中写的,反映了他在初寒来临时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了初冬的自然景象和村庄生活,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在初寒的背景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的“何处初寒好”引入了对初寒情景的探讨,随即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出山水与生活的交融:溪水边的石头、弯曲的道路、村庄中孩子们的嬉闹与生活的简朴。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映射出人们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状态。

诗中对“山斜改昏晓”的描写,既是对自然变化的真实记录,也充满了哲理意味,提示人们在变化的季节中,生活节奏的调整与适应。“拾栗走村稚”则展现了乡村孩童的天真与乐趣,增添了生活的生动气息。结尾部分,诗人悠闲的身影与低矮的草檐形成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对自然与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初寒时节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初寒好:表达了对初寒时节的思考,寻求一个理想的场所。
  2. 初寒叠石溪:描绘初寒时节溪边石头的景象,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3. 山斜改昏晓:山峦的倾斜使得光线变得模糊,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4. 路曲失东西:道路的曲折使人迷失方向,暗示生活的复杂和迷茫。
  5. 拾栗走村稚:小孩在村中捡栗子,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6. 凿垣巢乳鸡:孩子们为小鸡搭窝,反映了乡村生活的日常。
  7. 我来闲拥褐:诗人悠闲地穿着褐色衣服,体现了一种从容的态度。
  8. 曝背草檐低:背靠低矮的草檐晒太阳,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初寒的描绘与乡村生活的对比,突出生活的宁静。
  • 意象:石溪、村稚、草檐等意象的运用,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活画面。
  • 比喻:将初寒与生活状态相结合,暗示生活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初寒时节的感悟,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寒: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反映生命的轮回。
  • 石溪: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坚韧。
  • 村稚:象征着童真与生活的乐趣。
  • 草檐:体现乡村的朴素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处初寒好”中,“初寒”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
    • B. 冬天初期
    • C. 春天
    • D. 秋天
  2. 诗中提到的“拾栗走村稚”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幸福与天真
    • C. 忧虑
    • D. 疲惫
  3.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 A. 山
    • B. 树
    • C. 泉水
    • D. 村庄

答案:

  1. B. 冬天初期
  2. B. 幸福与天真
  3. B. 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司马光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深远和哲理的探讨,而司马光则偏向于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与日常感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司马光传记及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