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
时间: 2025-01-11 14:1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变难。
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余间。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主人拥有的小石屏,得自于遥远的括苍山。
前往括苍的路途遥远,带来这件宝物实属不易。
层峦叠嶂,崖壁高耸,仿佛超越了浮云的边际。
吴地的孩子们在采石时,看到藤蔓缠绕而感到忧愁。
石纹如同松雪,毫无人工雕饰,完全是自然的杰作。
将其放置在坐席旁,清风常伴于身旁。
希望你善加珍藏,永远供养于日常之中。
切记不要向他人展示,以免招来求索的人太多。
如此一来,括苍的百姓将会在山谷中叹息不已。
注释
- 括苍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因其山势雄伟而被称为“括苍”。
- 小石屏:指一种小型的石头屏风,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
- 层崖万仞:形容山崖的高耸,夸张地表达其巍峨的姿态。
- 吴儿:指吴地的孩子,泛指生活在江苏、浙江一带的人们。
- 石文状松雪:形容石头上的纹理如同松树上的雪,展现自然的美感。
典故解析
- 括苍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寄托。
- 松雪:松树和雪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纯粹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生平致力于政治改革与史学研究,作品中常体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在对石屏的描绘中,诗人流露出珍惜自然的情感,同时警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小石屏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开头以“主人小石屏”引入,直接点出主题,随后通过“得之括苍山”强调其珍贵来源,暗含对自然的珍视。诗中“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不仅描绘了山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追求卓越的志向。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推崇,强调艺术的自然性和无人工雕琢之美,使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感。同时,诗中提出了“愿君善藏蓄”的建议,反映了对珍贵事物应有的珍惜态度,也暗含对人性的思考:过多的展示会招来麻烦。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体现了司马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主人小石屏:引入主人与他的宝物,设定了诗的主题。
- 得之括苍山:强调小石屏的珍贵来源。
- 括苍道里远:描绘获取这种珍品的艰辛。
- 层崖万仞余:展现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 胜出浮云端:象征人们追求卓越的志向。
- 吴儿采石时:引入生活场景,增加生活气息。
- 萝蔓愁攀缘:表现对自然的无奈与忧愁。
- 石文状松雪:强调自然美,表达对手工艺的推崇。
- 置之坐席旁:提出使用建议,体现珍惜之心。
- 清风常在颜:描绘使用后的愉悦感受。
- 愿君善藏蓄:希望珍惜与保留的美好。
- 慎勿示要人:警示过度展示的潜在后果。
- 坐致求者繁:形象地描绘出求索者的困扰。
- 将使括苍民:暗示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文状松雪”,将石头的纹理比作松雪,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
- 夸张:如“万仞余”形容山的高耸,使人感受到震撼的自然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珍惜自然、警惕贪求而展开。通过对小石屏的描绘,诗人强调自然之美的珍贵与独特,同时也对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提出了警示,形成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小石屏: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珍视。
- 括苍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灵的寄托。
- 清风: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括苍山”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广东
-
“层崖万仞余”中的“万仞”是什么意思?
- A. 很高
- B. 很远
- C. 很小
-
诗人希望小石屏的主人如何对待这件宝物?
- A. 展示给大家
- B. 珍惜与保留
- C. 出售
答案
- A. 浙江
- A. 很高
- B. 珍惜与保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和《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相比,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介绍。
- 《司马光年谱》:详细记录司马光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