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11:5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陈永正
昨夜梦随新月坠,醒来却见霏微。
残秋风雨自无时。
啁啾林鸟,叶尽尚争枝。
高洒只愁从海上,寒深湿了征衣。
那能晞发向咸池。
微吟九辩,孤燕忍辞归。
白话文翻译:
昨夜我的梦随着新月的降落而消散,醒来时却只看到细雨霏霏。
残秋的风雨总是无时无刻地侵袭。
林间的鸟儿啁啾叫唤,尽管叶子已经落尽,它们仍争着在枝头嬉戏。
我高兴地洒酒,只是愁苦来自海上,寒气湿透了我的征衣。
哪里能在咸池边晾干头发?
我低声吟唱《九辩》,孤独的燕子也忍不住要回归。
注释:
字词注释:
- 霏微:细小的雨丝。
- 残秋:指秋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
- 啁啾:鸟鸣声。
- 寒深湿了征衣:指寒冷的天气使旅途中的衣服湿透。
- 咸池:传说中的池塘,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希望。
- 九辩:古代文人吟唱的曲调,象征着文人的情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和抒情为主,擅长描写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冬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乡心情下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秋冬交替时的独特氛围,诗人在梦中与新月相伴,却在醒来时面临无情的霏微细雨,营造出一种梦与现实交错的感受。诗中的“啁啾林鸟,叶尽尚争枝”一语,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顽强,尽管天气冷酷,鸟儿依然在争取生存的机会,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高洒只愁从海上,寒深湿了征衣”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海上行船的艰辛,以及旅途中的寒冷与湿润,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最后两句“那能晞发向咸池,微吟九辩,孤燕忍辞归”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秋冬的萧瑟与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梦随新月坠:梦境如新月般美好,却又短暂消逝。
- 醒来却见霏微:醒后却是细雨纷飞,形成对比。
- 残秋风雨自无时:秋天的风雨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啁啾林鸟,叶尽尚争枝:即使叶子落尽,鸟儿仍在嬉戏,象征生命的韧性。
- 高洒只愁从海上:独自高兴却又忧愁来自海上,表达了矛盾的情感。
- 寒深湿了征衣:寒冷湿透了衣服,凸显旅途的艰辛。
- 那能晞发向咸池:无处晾干头发,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 微吟九辩,孤燕忍辞归:低吟曲调,孤燕归巢,传达对归属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与新月相提并论,展现其短暂美好的特性。
- 对仗:如“啁啾林鸟,叶尽尚争枝”,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的争枝行为仿佛赋予了其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孤独感,反映出对生命韧性的敬畏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
- 霏微细雨:代表秋冬的萧瑟与孤独。
- 林鸟: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机。
- 征衣:旅途的艰辛与疲惫。
- 咸池:象征闲适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新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新开始
C. 旧梦
答案:B -
诗人醒来时看到的是什么?
A. 阳光
B. 霏微细雨
C. 明月
答案:B -
“啁啾林鸟”中的“啁啾”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鸟鸣
C. 雨声
答案:B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现代诗词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词曲解读与欣赏》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学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