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晚渡呼舟急》
时间: 2025-04-27 22:5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晚渡呼舟急 李光 〔宋代〕
晚渡呼舟急,寒日正苍茫。 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 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 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 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 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 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 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急忙呼唤船只渡河,寒冷的太阳正悬挂在苍茫的天空。 西兴浦口的云和树,真的让我感到这就是我的家乡。 听说我的小屋还好,小花园里还保留着松树和菊花,三条小径没有完全荒废。 整理着桑树和榆树的景色,从蓑衣和斗笠换成了金色的徽章。 佩戴着金貂,穿着珍珠鞋,站在高大的走廊上。 回头看,一切事物都变得无所谓,就像一场梦中的黄粱。 十年来人间的忧患,换来了满头的白发,清澈的镜子映照着星霜。 醉倒了就不要扶我,我的身世永远被遗忘。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兴浦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故乡的某个地方。
- 蜗庐:指简陋的居所。
- 三径:指小径,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
- 桑榆景:比喻晚年。
- 金章:指官职的徽章。
- 珥金貂:佩戴金貂,指高官的服饰。
- 珠履:装饰有珍珠的鞋子,也是高官的服饰。
- 岩廊:高大的走廊。
- 黄粮:指黄粱梦,比喻虚幻的富贵。
- 星霜:比喻岁月的痕迹。
典故解析:
- 黄粮:源自《庄子·齐物论》中的“黄粱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如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忧患,晚年对世事有了超然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光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渡为背景,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诗中“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最后,“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愿意忘却一切,享受当下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渡呼舟急,寒日正苍茫。——傍晚时分急忙呼唤船只渡河,寒冷的太阳正悬挂在苍茫的天空。
- 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西兴浦口的云和树,真的让我感到这就是我的家乡。
- 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听说我的小屋还好,小花园里还保留着松树和菊花,三条小径没有完全荒废。
- 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整理着桑树和榆树的景色,从蓑衣和斗笠换成了金色的徽章。
- 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佩戴着金貂,穿着珍珠鞋,站在高大的走廊上。
- 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回头看,一切事物都变得无所谓,就像一场梦中的黄粱。
- 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十年来人间的忧患,换来了满头的白发,清澈的镜子映照着星霜。
- 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醉倒了就不要扶我,我的身世永远被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枕梦黄粮”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如烟。
- 拟人:如“寒日正苍茫”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珥金貂,拥珠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超然,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兴浦口云树:象征故乡的景色。
- 蜗庐:象征简陋的居所。
- 松菊:象征坚韧和清高。
- 桑榆景:象征晚年。
- 金章:象征官职。
- 黄粮:象征虚幻的富贵。
- 星霜:象征岁月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兴浦口云树”象征什么? A. 故乡的景色 B. 旅途的景色 C. 官场的景色 D. 战场的景色
-
“一枕梦黄粮”中的“黄粮”比喻什么? A. 真实的富贵 B. 虚幻的富贵 C. 贫穷的生活 D. 艰苦的岁月
-
诗中“醉倒休扶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执着 B. 对世事的超然 C. 对世事的无奈 D. 对世事的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李光的《水调歌头·晚渡呼舟急》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光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光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