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再赴桂州先寄李大夫
作者: 戎昱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玷玉甘长弃,朱门喜再游。
过因谗后重,恩合死前酬。
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
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诗人自我贬低,认为自己如同被玷污的美玉,不愿再被遗弃;而豪门之中对自己再次到访的欢喜,似乎带有一种讽刺。经历了谗言之后,重归于好,恩情却如同死前的酬答;在养马之时,应当怜悯那些瘦弱的马儿,栽松树时,不必厌烦秋天的来临。今天流下的泪水,似乎一半是血,流淌着悲伤与无奈。
注释:
- 玷玉: 玷污或损坏的美玉,比喻自己的名声或身份受到影响。
- 朱门: 指豪门大户,象征富贵。
- 谗: 谗言,恶意的言论。
- 骥: 优秀的马,寓意前途光明的人。
- 栽松: 种植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泪: 代表悲伤,流泪的同时也流出心中的痛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士人的情感与社会环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即将赴桂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世态的感慨,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人情世故的敏感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中“玷玉甘长弃”一语,既自谦又透露出对自身遭遇的悲悯,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被误解者的心声。接下来的“朱门喜再游”则引发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豪门之中对待朋友的态度往往是随意而变的,正如诗人所感受到的冷暖自知。诗人在经历了谗言的重创后,心中对恩情的珍惜却更显得深刻,正如“恩合死前酬”所表达的,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真情依旧值得珍惜。
诗中的“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宽容,他提醒自己在对待他人时要有同情心,不应只关注表面的繁华,而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最后的“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与血的交融,象征着痛苦与无奈的深厚情感,令人心痛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玷玉甘长弃: 诗人以“玷玉”自喻,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贬低与失落。
- 朱门喜再游: 反映出豪门对待朋友的态度,似乎是欢喜,但内心却有不满。
- 过因谗后重: 说明经历了谗言的磨难后,重新聚首的复杂心情。
- 恩合死前酬: 表示对过往恩情的珍视,尽管人去世后,情感依然存在。
- 养骥须怜瘦: 提醒人们在照顾他时要有同情心。
- 栽松莫厌秋: 表达对生命长久过程的包容。
- 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诗人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痛苦与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身与“玷玉”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形成韵律美。
- 排比: 通过句式的重复加深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人生短暂和对生命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情感的珍视,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玷玉: 象征自我贬抑与失落的身份。
- 朱门: 代表社会的权贵与人情冷暖。
- 泪与血: 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处境?
- A. 玷玉
- B. 翠竹
- C. 明月
-
“朱门喜再游”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 A. 贫民
- B. 豪门
- C. 学堂
-
诗中提到养马时应怜悯什么?
- A. 饿马
- B. 瘦马
- C. 疾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再赴桂州先寄李大夫》与《月夜忆舍弟》: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再赴桂州》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月夜忆舍弟》则更加直接地表现了兄弟情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