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苑杏花》

时间: 2025-01-10 23:22:23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白话文翻译:

废弃的园子里杏花依然盛开,过路的人在这个时节感到忧愁。杏花在新挖的沟渠底下独自盛开,旧的烧焦的树枝仍然露出一部分。傍晚的色彩连接着荒芜的车辙,低垂的阴影覆盖着折断的碑石。在茫茫的古墓之下,春天已经结束,又有谁能知道呢?

注释:

  • 废苑:荒废的园子,指的是过去繁华而今衰败的地方。
  • 杏花:杏树的花,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希望。
  • 行人:过路的人,代表着世间的游子,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愁苦。
  • 新堑:新挖的沟渠,象征着新的环境或变化。
  • 旧烧枝:指的是曾经被烧毁的树枝,体现出历史的痕迹。
  • 晚色:傍晚的景色,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和结束。
  • 荒辙:荒废的车辙,象征着过往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低阴:低垂的阴影,暗示了沉重的气氛。
  • 古陵:古老的坟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古陵”与“春尽”的对比,隐含了对历史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良佐,生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民生,风格沉郁,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古苑杏花》创作于唐代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古苑的杏花与行人的愁苦,表达了对已逝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古苑杏花》以杏花为引子,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又富含情感的画面。诗中通过对废弃园子和杏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感。首联“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直接点明了主题,杏花的存在与行人的忧愁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

三四句通过“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郁而沉重的氛围,表现出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结尾“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更是将主题深化,暗示着即使春天的花朵凋谢,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背后的悲凉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传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历史的深邃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描绘了一个荒废的园子,杏花依然开放,而路过的行人却感到忧愁,表明生命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杏花在新挖的沟渠底独自开放,旧的烧焦树枝露出一部分,暗示着新生与旧址的对比。

  •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傍晚的景色与荒废的车辙相连,低垂的阴影覆盖着折断的碑石,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在古老的墓地之下,春天已经结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杏花”与“行人”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美与愁苦。
  • 拟人:杏花的独开仿佛在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坚持。
  • 对仗:如“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杏花为线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废苑:代表着过去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
  • 古陵: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废苑杏花在”中的“废苑”指的是? A. 繁华的园子
    B. 荒废的园子
    C. 新开的花园
    D. 风景如画的地方

  2. 诗中“晚色连荒辙”中“荒辙”是指什么? A. 新车辙
    B. 旧的车辙
    C. 美丽的景色
    D. 繁忙的街道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籍《古苑杏花》 vs. 杜甫《春望》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与时光的感慨,但张籍更偏向于对个人情感与记忆的探讨,而杜甫则展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