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肩吾东归》
时间: 2025-01-10 19:2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施肩吾东归
作者:张籍 〔唐代〕
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
世业偏临七里濑,仙游多在四明山。
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写给施肩吾的送别诗。诗中提到施肩吾原是个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游子,因为被推荐而来到城市中。施肩吾的事业主要在于七里濑,常常游历于四明山。早就听说他的诗句传遍四方,而他最近又考取了功名,变得四处游闲。今天在灞亭送别他,我感到惆怅,因为我们在云中所见的美好琪树却无法共同攀登。
注释
- 烟霞客:隐士,指喜好山水、追求隐逸生活的人。
- 城阙:城池,指城市的高墙和门阙。
- 七里濑:指七里长的水边,寓意施肩吾的事业与水相关。
- 四明山:指浙江的四明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 科名: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名次或资格。
- 灞亭:灞河岸边的亭子,古时常作为送别的场所。
- 云中琪树:云中的美丽树木,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写诗而著称,尤其擅长于送别和咏物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籍为施肩吾送别之际,施肩吾因被荐举而离开,诗人对此感到惆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
诗歌鉴赏
《送施肩吾东归》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朋友施肩吾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诗人以“知君本是烟霞客”来引入,表明施肩吾原本是追求隐逸生活的文人,因机缘来到城市,这一转变不仅是人生轨迹的改变,也暗示了对世俗名利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施肩吾的事业与美丽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表现出施肩吾虽然身居城阙,但心中依然向往山水的自由。最后两句“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中,诗人用“惆怅”这个词充分表达了不舍的情感,云中琪树象征着更高的理想和无法实现的追求,增强了离别的哀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知君本是烟霞客”:诗人开头承认施肩吾的本性,暗示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与自然的人。
- “被荐因来城阙间”:由于被推荐,施肩吾才来到繁华的城市,暗含对世俗生活的不适应。
- “世业偏临七里濑”:施肩吾的事业与水有关,暗示他对自然的向往。
- “仙游多在四明山”:他的游历多在名山,表现出他渴望的自由生活。
- “早闻诗句传人遍”:施肩吾的诗才早已声名远播,显示其才华。
- “新得科名到处闲”:他在科举中取得名次,然而生活却仍然无拘无束。
- “惆怅灞亭相送去”:诗人对送别的感伤,表现出深厚的友谊。
- “云中琪树不同攀”: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形象化,表达了对于理想的追求与无法实现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云中琪树”比喻理想和美好的事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应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 烟霞:象征隐逸生活与自然。
- 城阙:象征权力与世俗生活。
- 七里濑:象征施肩吾的事业与向往。
- 四明山:象征自由与理想。
- 云中琪树:象征追求的理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籍的《送施肩吾东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惆怅与祝福
C. 快乐 -
“云中琪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隐逸生活
C. 理想与追求 -
诗中提到的“七里濑”指的是: A. 山的名字
B. 水边的地方
C. 城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张籍的《送施肩吾东归》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但张籍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壮志未酬的豪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