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国家家漾綵,芙蕖远近日微明。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家家户户都在荡漾着彩帆,远处的芙蓉花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美丽。在梁山泊中偶然遇到花开,突然想起了吴兴那十里长的美丽风景。
注释: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通常指江南一带。
- 家家漾彩:家家户户的船帆在水面上荡漾,形象地描绘出水乡的风光。
- 芙蕖:指荷花,寓意美丽和清新。
- 微明:微弱的光明,形容清晨或傍晚的柔和光线。
- 梁山泊:指梁山泊,位于山东省,是一个著名的湖泊。
- 十里行:指吴兴的十里荷花美景,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
典故解析:
- 吴兴: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区,因其荷花而闻名,常被诗人描写。
- 梁山泊:与《水浒传》有关,象征着英雄豪杰,诗人借此表达对美景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和书法闻名,主张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赴历下途中,见到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想起吴兴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的“南国家家漾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水面上轻轻荡漾的彩帆,既有生动的画面感,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情感。接着提到的“芙蕖”,则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江南的特色,荷花是这一地区的象征,代表着清雅和美丽。
“梁山泊里逢花发”一句,转而描绘了梁山泊的景象,诗人正是在此与荷花相遇,内心的情感涌动。最后一句“忽忆吴兴十里行”,则是情感的升华,映射出诗人对吴兴那一带美丽风景的怀念,仿佛在呼唤着曾经的欢乐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国家家漾彩:描绘南方水乡的景象,家家户户的船帆在水面上荡漾,生动而富有活力。
- 芙蕖远近日微明:荷花在微弱的光线中显得更为清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 梁山泊里逢花发:在梁山泊中偶遇花开,反映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惊喜。
- 忽忆吴兴十里行:突发的怀旧情绪,诗人思念吴兴的美丽风景,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家家漾彩”,形象地比喻水乡的生机勃勃。
- 对仗:上下句有对仗之美,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家家户户:象征着温馨和生活的气息,表现了人们的安宁与和谐。
- 芙蕖:象征着纯洁、美丽与希望,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梁山泊:代表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寓意着英雄豪杰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西方
- C. 南方
- D. 东方
-
“芙蕖”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菊花
- B. 荷花
- C. 梅花
- D. 玫瑰
-
诗人怀念的地方是哪里?
- A. 梁山
- B. 吴兴
- C. 苏州
- D. 洛阳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出兄弟间的相似风格与思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