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热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
时间: 2025-01-11 06:40: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
瓦甑铺柚蕊,沸鼎腾汤云。
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
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
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
馀馨触鼻观,到底贞性存。
白话文翻译:
在南海有一棵枯木,树根被称为“降真”。
品评这木根时,感觉粗犷而烈性,
并不在于水的沉浮。
高人获得了仙方,蒸花助长蒸汽的氤氲。
瓦罐中铺上柚子的花蕊,沸腾的鼎中腾起汤云。
香气熏透了紫玉髓,换骨的感觉宛如有神灵。
矫揉造作迷失了自然,
只怪取自黯淡的醇香。
铜炉一旦消散,花香也随之徘徊。
遗留的芬芳触动鼻尖,
到底仍然保留着清贞的本性。
注释:
- 降真:指一种药材或香木,古代认为其有特殊的功效。
- 高人得仙方:指高人掌握了神奇的配方或技艺。
- 蒸花助氤氲:蒸花指用某种花朵进行蒸汽加工,氤氲形容缭绕的香气。
- 铜炉:古代用来熏香的器具,象征着传统的熏香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对自然、超然和道教思想的探讨,作品多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对道教文化和中药材的探讨,反映了宋代人对天然药材的重视与对自然界的敬畏。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降真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超自然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南海的枯木”、“高人得仙方”,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真理的向往。尤其在“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中,诗人借助香气与神秘力量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灵性体验。此外,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自然本性的珍贵与人造香气的短暂,反映出对自然纯粹的追求与对人造物的反思,整体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性迷失的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海有枯木:直接引入主题,展示自然之物。
- 木根名降真:点出特定的药材,暗示其独特性。
- 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反映对其性质的评价,强调其强烈的特性。
- 高人得仙方:引入道教文化,表达对高人智慧的崇敬。
- 蒸花助氤氲:展现制作过程,营造出一种神秘氛围。
- 瓦甑铺柚蕊:具体描述制作手法,增加了生活气息。
- 熏透紫玉髓:象征香气的升华与灵性。
- 矫揉迷自然:批判人造物的矫饰,反映对自然的迷失。
- 铜炉既消歇:表现熏香后的一种宁静。
- 花气亦逡巡:香气的漂浮,象征着自然的无常。
- 馀馨触鼻观:感官的细腻体验,强调香气的余韵。
- 到底贞性存:回归自然的清贞,强调本质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与神秘力量相结合。
- 拟人:香气“逡巡”,赋予香气以生命。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对自然真性的追求,警惕人造物对自然的迷失,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木:象征自然的真实与残缺。
- 降真:珍贵的药材,象征高尚的追求。
- 高人:象征智慧与道德的典范。
- 香气:象征灵性与提升,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降真”指的是哪种物品?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药材
C. 一种器具
D. 一种动物 -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道教的高人
C. 厨师
D. 商人 -
本诗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自然与人造
C. 战争
D.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酒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对比郑刚中的《降真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郑的作品更强调对药材的探讨与人造物的反思,而陶则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