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情偈
—— 贯休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白话文翻译:
草木也是有性情的,与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我像草木一样,就能在任何时候成就道理。
世人并不懂得道理,却对道产生怨恨。可怜这些人,明明有宝山,却无法获得宝物。
注释:
- 草木:指植物,象征自然生命。
- 性:指本性、特性。
- 成道:达到道的境界。
- 世人:指世俗的人们。
- 宝山:比喻丰厚的精神财富或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僧人,字子渊,号贯休。他以诗名高扬,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人心的失望,写于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背景下,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诗歌鉴赏:
贯休的《道情偈》通过草木和人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关系,强调了道理的普遍性与重要性。诗中,草木作为自然界的代表,拥有自己的性情,与人类并无二致,暗示人应当学习自然的本性,回归本真。接着,诗人提到“世人不会道”,指责那些对真理无知却又抱怨的人,反映出对世俗的批判态度。
全诗不仅有哲理深邃的思考,更有一种对世人无知的惋惜和无奈。诗人在最后以“宝山不得宝”来总结,强调了人们因不懂得道理而错失内心真正的财富。这种以草木为喻、以世人自省的写法,充分体现了贯休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僧人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草木有自己的性情,与我并无区别。
-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如果我像草木一样,就能在任何时候成就道理。
-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世人不懂道理,却对道产生怨恨。
-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可怜这些人,明明有宝山,却无法获得宝物。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象征自然,隐喻人应学习自然的本性。
- 对仗:诗句结构均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草木与人性的对比,强调了理解道理的重要性,批判世俗无知,呼唤内心的觉醒和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自然的本性与生命力。
- 道:指真理与人生的意义。
- 宝山:象征精神财富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木亦有性”中的“性”指的是什么?
- A. 性别
- B. 性情
- C. 性格
- D. 本能
-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怨恨
- B. 失望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门关》:同样探讨道理与人生的作品,反映了禅宗思想。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与贯休的《道情偈》: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美,而贯休则强调道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集》
- 《中国哲学史》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贯休的《道情偈》,体会其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