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寄怀公昭丈》
时间: 2025-01-27 04:0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中寄怀公昭丈 赵蕃 〔宋代〕
问讯先生江上村,雪中高兴与谁论。 乍明不厌鸡啼昼,忽散应憎鹊踏翻。 闻道为梅新作圃,更期因竹别开门。 老来孰愈幽居趣,愧我飘流不自存。
白话文翻译:
问候先生在江边的村庄,雪中的兴致与谁分享。 天刚亮不厌烦鸡鸣,突然散去应憎恨鹊鸟踏翻。 听说为了梅花新造了园圃,更期待因为竹子另开新门。 老来谁比得上幽居的乐趣,愧疚我漂泊不定无法自持。
注释:
- 问讯:问候。
- 先生:对年长者的尊称。
- 江上村:江边的村庄。
- 高兴:兴致,兴趣。
- 乍明:天刚亮。
- 不厌:不厌烦。
- 忽散:突然散去。
- 应憎:应憎恨。
- 闻道:听说。
- 新作圃:新造的园圃。
- 更期:更期待。
- 因竹别开门:因为竹子另开新门。
- 老来:年老时。
- 孰愈:谁比得上。
- 幽居趣:幽居的乐趣。
- 愧我:愧疚我。
- 飘流:漂泊不定。
- 不自存:无法自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简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雪中寄给友人公昭丈的,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赵蕃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尘嚣。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雪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问讯先生江上村”一句,直接点明了诗的目的是问候友人。接着,诗人通过“雪中高兴与谁论”表达了自己在雪中的兴致,但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感。后两句通过对鸡鸣和鹊鸟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愧疚,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讯先生江上村”:问候友人,点明诗的目的是问候。
- “雪中高兴与谁论”:表达在雪中的兴致,但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感。
- “乍明不厌鸡啼昼”:通过对鸡鸣的描写,表达了对清晨的喜爱。
- “忽散应憎鹊踏翻”:通过对鹊鸟的描写,表达了对突然变化的无奈。
- “闻道为梅新作圃”:听说友人为梅花新造了园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
- “更期因竹别开门”:更期待因为竹子另开新门,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 “老来孰愈幽居趣”:年老时谁比得上幽居的乐趣,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 “愧我飘流不自存”:愧疚自己漂泊不定无法自持,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愧疚。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拟人手法,如“乍明不厌鸡啼昼”和“忽散应憎鹊踏翻”,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比:通过对比幽居生活的乐趣和漂泊生活的无奈,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愧疚。通过雪中的景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 鸡鸣:象征清晨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的喜爱。
- 鹊鸟:象征突然的变化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突然变化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问讯先生江上村”中的“问讯”是什么意思? A. 问候 B. 询问 C. 讯问
- 诗中“雪中高兴与谁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感 B. 喜悦 C. 无奈
- 诗中“乍明不厌鸡啼昼”中的“乍明”是什么意思? A. 天刚亮 B. 天黑 C. 天亮
- 诗中“忽散应憎鹊踏翻”中的“忽散”是什么意思? A. 突然散去 B. 突然聚集 C. 突然消失
- 诗中“老来孰愈幽居趣”中的“孰愈”是什么意思? A. 谁比得上 B. 谁更好 C. 谁更差
答案: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雪中寄怀公昭丈》: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