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
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纪南城的风烟和荆门路上的尘土,天寒地冻,猎人们走上了樊姬的墓地。
注释:
- 纪南城: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历史上曾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 荆门路:此处指通往荆门的道路,荆门是一个古老的地名。
- 樊姬:樊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子,传说中她的墓地在此,常被提及以表示对往事的追忆。
- 猎兽者:指冬天出来打猎的人,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寒冷与猎人的艰辛。
典故解析:
- 樊姬墓:樊姬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女性,常被赋予悲剧色彩。她的墓地成为了游人追忆历史的地方,诗中提到她的墓,暗示着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歌的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是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纪南歌》在简洁的四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纪南城的风烟和荆门路的尘土,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又荒凉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作者用“风烟”与“尘土”交织出一幅晦暗的画面,给人以空灵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天寒猎兽者”引入了生命的另一面。这一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寒冷的侵袭,也隐含了人与自然的斗争和生存的不易。猎人在冬天的寒冷中出行,象征着人类在逆境中依然拼搏的精神。
最后一句“走上樊姬墓”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樊姬作为历史人物的墓地,代表着对过去的追忆与缅怀。猎人走上这座墓,似乎在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烟纪南城:描绘了纪南城被风烟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尘土荆门路:荆门路上满是尘土,暗示着路途的艰辛和历史的变迁。
- 天寒猎兽者:在寒冷的天气中,猎人们不得不出门,表现出生存的艰难。
- 走上樊姬墓:猎人走上樊姬的墓地,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纪南城的景象比作风烟,表现出城市的苍凉。
- 对仗:两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如“风烟”与“尘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存困境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烟:象征着历史的模糊与无常。
- 尘土:代表着人事的变迁与现实的艰辛。
- 猎兽者:象征着人类在自然中的挣扎与求生。
- 樊姬墓:整体上象征着对历史的缅怀与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纪南城的景象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 A. 光明
- B. 风烟
- C. 宁静
- D. 清新
-
樊姬墓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存的艰难
- B. 对历史的追忆
- C. 自然的美
- D. 生命的希望
-
“天寒猎兽者”中的“猎兽者”指的是什么?
- A. 农民
- B. 商人
- C. 打猎的人
- D. 诗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社会动荡的思考,但更加强调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忧愁。
- 《鹿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