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猿》

时间: 2025-01-10 21:55:49

生长楩柟紫翠间,攀翻接手饮潺湲。

卧惊落叶霜华重,叫彻山空月影闲。

蹭蹬失身拘竹栅,飘萧飞梦绕松关。

平生捷巧何由逞,缩臂无言看远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猿
生长楩柟紫翠间,攀翻接手饮潺湲。
卧惊落叶霜华重,叫彻山空月影闲。
蹭蹬失身拘竹栅,飘萧飞梦绕松关。
平生捷巧何由逞,缩臂无言看远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生活在紫翠色的楩柟树间的猿猴。它攀爬翻跃,手中抓住流动的水,卧在树上惊起了落叶,给寒霜覆盖的枝头带来了一层重压。它的叫声在山间回荡,与月影相映成趣。猿猴失足被竹栅所困,梦中的飘荡让它感到无拘无束,仿佛缠绕在松林之间。诗人感叹自己一生的聪明才智为何无法施展,只能无言地缩起手臂,遥望远方的青山。

注释:

生长:生长,生长的意思。
楩柟:一种树木,常见于南方。
紫翠:形容颜色,紫色和翠绿色。
潺湲:水流声。
卧惊:躺着惊醒。
落叶:树叶落下。
霜华:霜。
蹭蹬:形容猿猴的动作,失足的样子。
拘竹栅:被竹栅所困。
飘萧:形容轻盈的样子。
飞梦:梦境飞扬。
松关:松树间的关隘。
平生:一生。
捷巧:聪明灵巧。
缩臂:缩起手臂。
无言:没有言语。
远山:远处的山。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描绘猿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适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见长。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可能身处山水之间,观察猿猴的生存状态,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咏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猿猴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也隐喻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诗中猿猴的动作与情感被细致入微地刻画,首联中的“生长楩柟紫翠间”描绘出猿猴栖息的环境,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次联通过“卧惊落叶霜华重”,转而描写季节变迁,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不易,暗示着猿猴的孤独与无奈。

后两联则更为深刻,猿猴的“蹭蹬失身拘竹栅”表现了自由的局限,而“平生捷巧何由逞”则是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无奈感慨。诗人在这只猿猴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仿佛在问自己,聪明才智为何无法展现于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长楩柟紫翠间:描绘猿猴栖息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
  2. 攀翻接手饮潺湲:猿猴在水边翻跃,享受自然的乐趣。
  3. 卧惊落叶霜华重:猿猴卧在树上,惊起落叶,感受到寒霜的压迫。
  4. 叫彻山空月影闲: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与空灵的月影相映。
  5. 蹭蹬失身拘竹栅:猿猴在攀爬时失足,被竹栅困住。
  6. 飘萧飞梦绕松关:猿猴的梦境飘渺,似乎在松林间自由飞翔。
  7. 平生捷巧何由逞:诗人感叹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何无法施展。
  8. 缩臂无言看远山:诗人无言以对,只能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猿猴的状态比作诗人的内心挣扎。
  • 拟人:猿猴的情感被赋予人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身才华未能施展的无奈感慨,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渴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猿猴:象征自由与灵动,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2. 楩柟树:自然的象征,寓意生机与美丽。
  3. 潺湲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4. 落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变迁。
  5. 月影:象征孤独与清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楩柟”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松树
    B. 柳树
    C. 一种南方树木
    D. 橡树

  2. 诗人通过猿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渴望
    C. 愤怒
    D. 忧伤

  3. “蹭蹬失身拘竹栅”中的“蹭蹬”主要形容什么?
    A. 狩猎
    B. 跳跃
    C. 失足
    D. 栖息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猿声啼月》:描写猿猴与月亮的意象,表达孤独情感。
  • 《山中猿》: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维的《终南山》对比,王维通过描绘山水自然表达对隐逸的向往,而宋自适则侧重于对生命状态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