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
作者: 陆游 〔宋代〕
迟日园林尝煮酒,
和风庭院新丝。
已过燕子穿帘后,
又见鱼上市时。
排闷与儿联小句,
破闲留客战枯棋。
残年自觅安排处,
除却归休总不宜。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园林里我尝试着煮酒,
温暖的春风中,庭院里的新柳丝随风摇曳。
燕子已经飞过帘子,
又看到市场上鱼已经上市了。
我和儿子一起排遣烦闷,写写小诗,
闲暇时留客对弈枯燥的棋局。
年华渐老,我自寻安排之处,
除了归去休息,似乎总是无奈。
注释:
- 迟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 园林:花园和树林的组合,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煮酒:指饮酒,常常寓意着与友人欢聚。
- 新丝:指春天新发芽的柳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鱼上市:指市场上新鲜鱼的出现,象征着春季的丰收。
- 排闷:排遣心中的烦闷。
- 联小句:一起作诗。
- 战枯棋:形容对弈时的情景。
- 残年:指年华已晚,岁月渐老。
- 归休:回家休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春日的描写,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燕子和鱼的意象则是春天的象征,常见于古诗词中,表达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志士。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陆游的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在春日的美好景象中,他找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安慰。
诗歌鉴赏:
陆游的《春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迟日园林尝煮酒”,营造出一种温暖、闲适的氛围,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和风庭院新丝”,柳丝在春风中轻拂,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柔美。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燕子与鱼的意象,表现出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与对生活琐事的参悟。特别是“排闷与儿联小句”,显示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在闲暇之中,诗人与儿子一起写诗、对弈,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乐趣。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残年自觅安排处,除却归休总不宜”,则流露出对年华渐逝的忧虑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厚的生活哲学与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迟日园林尝煮酒:春日阳光明媚,诗人在园林中饮酒,享受宁静。
- 和风庭院新丝:春风送暖,庭院里的新柳丝摇曳生姿,象征着春的希望。
- 已过燕子穿帘后:燕子已飞过窗帘,暗示春已过去一段时间。
- 又见鱼上市时:市场上鱼类的上市,表示春天的丰收与活力。
- 排闷与儿联小句:与儿子一起作诗,排遣心中的烦闷。
- 破闲留客战枯棋:闲暇中与客人对弈,打发时间。
- 残年自觅安排处:年纪渐长,寻找生活的安排。
- 除却归休总不宜:除了休息,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迟日”与“和风”,“排闷”与“破闲”,形成了平衡的句式。
- 意象:春日、燕子、鱼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隐喻:通过春日的景象,隐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温暖。
- 鱼: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富足。
- 棋:象征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这些意象体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生活的平淡,构建了诗中宁静而又富有哲思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日”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诗人和谁一起“排闷”?
- A. 朋友
- B. 儿子
- C. 妻子
- D. 自己
-
“除却归休总不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休息的渴望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工作的热情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日》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却各有侧重。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的动荡与忧虑。两者在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