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时间: 2025-01-27 03:52: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白话文翻译:
在红炉上煮水,厄夏的景象令人忧伤,团扇摇动,感到秋天的寒凉。
来鸿已经飞过水边,去燕也告别了梁上。
冰蚕在寒冷的地方怀着忧虑,火鼠却安然在温暖的乡土中栖息。
那些曲士随意谈论着道理,夏天的虫子怎能理解霜降的意义?
万物变化何时才能停止,叹息这条漫长的路。
注释:
- 红炉:指生火的炉子,象征着炎热的夏季。
- 团扇:夏季用扇子,象征着炎热与清凉的对比。
- 来鸿:指来临的鸿雁,寓意着秋天的到来。
- 冰蚕: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蚕,象征着对寒冷的恐惧。
- 火鼠:生活在温暖环境中的鼠,象征着对温暖的向往。
- 曲士:指那些闲聊而不切实际的士人。
- 夏虫:指夏天的虫子,象征着不知秋冬的无知。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冰蚕”和“火鼠”分别象征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反映出不同的状态和心态。曲士漫谈道理,指的是那些空谈而不切实际的士人,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上空谈的无奈与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对自然的变化和人间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变化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秋交替之际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锐感受与深刻的反思。开头两句“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季节交替的氛围中,热烈的夏季与渐渐凉爽的秋季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炎热的厌倦,也有对初秋的惆怅。
接下来的“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则通过动物的迁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迁,鸿雁与燕子的形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冰蚕与火鼠的不同生存状态,暗示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命运与选择。
最后两句“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变化的无奈与对生命长河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称,更在内容上深邃、丰富,展现了苏辙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炉厄夏景:炎热的夏季仿佛被困在红炉中,表现出对夏天的压抑感。
- 团扇悲秋凉:团扇摇动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无情变化。
- 来鸿已遵渚:鸿雁已飞过水边,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去燕亦辞梁:燕子也已离去,告别了夏季的栖息地。
- 冰蚕怀冻薮:冰蚕在冰冷的环境中感到忧虑,象征着对寒冷的惧怕。
- 火鼠安炎乡:火鼠安然栖息在温暖的地方,表现出对温暖的向往。
- 曲士漫谈道:那些无所事事的士人随意谈论道理,反映出对社会空谈的无奈。
- 夏虫岂知霜:夏天的虫子怎能理解秋冬的来临,象征着无知与无奈。
- 物化何时休:万物变化的过程何时才能停止,感慨变化的无尽。
- 叹息此路长:叹息这条漫长的路,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夏季与红炉相提并论,表现出夏季的酷热。
- 拟人:将冰蚕和火鼠赋予情感,表现它们对环境的感知。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偶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表现出对生命和季节交替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炉:象征炎热与压抑的夏天。
- 团扇:象征清凉与秋意,反映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 来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
- 冰蚕:象征对寒冷的恐惧与脆弱。
- 火鼠:象征对温暖的向往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炉”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来鸿已遵渚”中的“来鸿”指的是什么?
- A. 兔子
- B. 鸿雁
- C. 燕子
-
诗人对夏虫的态度是?
- A. 理解
- B. 无奈
- C. 喜欢
答案:
- B. 夏天
- B. 鸿雁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辙与陶渊明:苏辙的诗注重季节变化与人生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