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白话文翻译:
骑马来到宣城,远处千山的翠色仿佛在轻轻皱眉。
淡淡的蕙风轻轻拂过,樱花细雨轻轻沾湿了我的嘴唇。
柳絮难以驱散残冬的寒意,榆钱也无法换来春天的温暖。
不如倒上一斗酒,在石湖边痛痛快快地醉一场。
注释:
- 跃马:骑马,形容速度快,急于赶路。
- 欲颦:仿佛在皱眉,形容远山的青翠因云雾而显得愁苦。
- 蕙风:清新的风,蕙是兰花,象征清雅和温柔。
- 樱雨:樱花的雨,形容细腻的花瓣飘落。
- 柳絮:柳树的种子,轻盈飞舞,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 榆钱:榆树的种子,指榆树的果实,常被用来换钱。
- 石湖:指石湖,可能是诗人游玩的地方,象征醉酒后的洒脱。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石湖”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湖泊,象征着诗人向往的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性格豪放,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景交融,追求自然和谐。
创作背景:
《宣城道中》写于诗人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宣城道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开头的“跃马上宣城”便勾勒出一幅骑马游历的画面,结合后面的“千山翠欲颦”,让人联想到诗人面对大自然的感受。远山的翠色仿佛在发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描写中,蕙风和樱雨的描写增添了春天的细腻和温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感知。而“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更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象征着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最后一句“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则是对现实的放弃和对自由的向往,借酒浇愁,体现出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跃马上宣城:骑马行走,快速到达宣城,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 千山翠欲颦:远山的青翠因阴云而显得愁苦,反映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 蕙风轻卷舌:清风轻拂,仿佛在轻声细语,表现出自然的柔美。
- 樱雨细沾唇:樱花细雨轻轻落下,滋润了诗人的唇,传递出春日的温情。
- 柳絮难驱腊:春天尚未完全到来,残冬的寒意依旧存在。
- 榆钱不买春: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换来春天的温暖,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无力感。
- 何如浇一斗:不如痛快地喝酒,享受当下的生活。
- 烂醉石湖滨:在湖边醉酒,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色的愁苦与人的情感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 蕙风:象征温柔与清新。
- 樱雨:象征春天的细腻与柔情。
- 柳絮:象征春天的气息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千山翠欲颦”意指: A. 山色如绿
B. 山色显得愁苦
C. 山色明亮
D. 山色苍茫 -
“柳絮难驱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无奈 -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中,诗人建议: A. 认真工作
B. 痛快地喝酒
C. 旅游观光
D. 读书学习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与《宣城道中》均表现出对饮酒的洒脱态度,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华岳则是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华岳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