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时间: 2025-01-11 16:49: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作者:元好问 〔金朝〕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白话文翻译
在南阳,商王的将领带着国器狩猎,我和仲泽一起赋诗。这位年轻的猎手声名显赫,轻松地就能猎到千夫的美味。金铃铛和锦缎的衣领,平原上千骑奔腾,星光闪烁如电。道路被阻断,飞禽潜行,雾气腾腾,围猎的场面高高卷起。看那川谷空旷静谧,旌旗随风摇摆,得意之情如同平生的战斗。城中的明月遥远,鼓声和号角此起彼伏,夜晚如何,军中正盛宴欢庆。江淮间的草木,中原的狐兔,早已发出声响。盖世的韩彭,是否也不过是平常的猎手。问问元戎何时出发,驱策着马鞭直奔天山射箭。
注释
- 从商:指商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 国器:国家的器物,这里可能引申为武器或象征国家的荣耀。
- 仲泽:可能指同伴或朋友。
- 赤羽:猎物的羽毛,这里意指猎到的野生动物。
- 金铃锦领:装饰华丽,象征士兵的气派。
- 长围高卷:形容围猎的气势。
- 韩彭:历史上的名将,象征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殊,号天隐,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水龙吟》写于金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诗人通过猎猎的场景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豪杰的气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动人的语言,展示出一种豪放激昂的气质。开篇以狩猎为引子,不仅描写了年轻猎手的英姿勃发,也暗含了对国家强盛的渴望。
在描绘猎场的繁华与壮观时,诗人也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尤其是将韩彭与平常猎手对比,突显出英雄的稀有与伟大。通过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个人与国家命运的联系,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
夜晚的军中宴会,鼓角声声,暗示了士气高昂,然而随着夜的深入,也让人感受到一丝忧虑与不安。整首词在激昂与沉思之间游走,彰显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描绘狩猎的背景,展现出一种历史感。
- 同仲泽鼎玉赋此:说明与朋友共同创作,增添亲切感。
- 少年射虎名豪:突出年轻猎手的英勇与声望。
- 等闲赤羽千夫膳:强调猎手的能力,猎物丰盛。
-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壮丽的场面描绘,充满动感。
- 星流电转:比喻迅速的行动,形象生动。
-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描绘猎场的紧张氛围。
-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对比静谧与行动,形成强烈对比。
- 得意似,平生战:表达得意之情,回顾过往。
-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引入夜晚的情景,暗示忧虑。
- 江淮草木,中原狐兔:描绘自然景象,暗含战争的潜在威胁。
-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英雄与平常猎手的对比,体现稀有。
-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期待出征的情景,展现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金铃锦领,平原千骑”,增强音韵美。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狩猎展开,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与对国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猎手:象征勇敢与能力。
- 旌旗:象征国家的荣耀与士气。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暗示忧伤。
- 草木:自然意象,反映战争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元好问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金铃锦领”主要指什么?
- A. 士兵的装备
- B. 猎物的装饰
- C. 自然风光
-
“盖世韩彭”意在强调什么?
- A. 普通猎手的能力
- B. 英雄的伟大与稀有
-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水龙吟》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均描绘了狩猎场景,但前者更强调英雄的豪情与国家的忧虑,而后者则着重个人的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