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歌送明》
时间: 2025-01-10 23:03: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人远自西天竺,
头陁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
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
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
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
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
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
应真莫便游天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高僧从西天竺远道而来,走遍了各地的寺庙。他口中念诵着古老的经文,手中握着金色的杖,声如清泉。护法护身的唯有那振动的锡杖,石头的溪流与云雾笼罩着深邃的寂静。乍然来到松林小径,寒风更显凛冽,远远映照着霜天之下的明月。夜深人静时,空山之中听见禅诵,清脆的声音在枯树枝上轻轻摇曳。真法常常传承,心境不受拘束,东南西北都随缘而行。佛川前行,不知何时再归,真切的道理不应随意游荡于天台之上。
注释
- 西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的发源地。
- 贝叶:古代用来书写佛教经典的材料。
- 金策:金色的法杖,象征权威和法力。
- 振锡:指僧侣用锡杖敲打地面,发出声音以警示他人。
- 松径:松树林间的小路。
- 成魄:形容月亮的明亮和清冷。
- 空山禅诵:指在幽静的山中进行禅修和诵经。
- 随缘路:表示佛教徒行走于世间,随缘而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君长,号少游,出身于官宦人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表达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锡杖歌送明》创作于权德舆与一位高僧道别之际,表达对高僧远行的祝福,以及对佛法的思考和理解。诗中流露出对佛教的敬仰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锡杖歌送明》是一首富有佛教思想和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高僧远道而来的形象,展现了佛教徒追求真理与内心修行的决心。开头两句描绘了高僧的来历,远自西天竺,暗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修行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高僧的修行状态,他口中念诵佛经,手中握着金策,声音清澈如泉,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松径风更寒”和“霜天月成魄”,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反映了高僧内心的清净与孤寂。尤其是“后夜空山禅诵时”,在寂静的山中,禅诵声回荡,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突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真法常传心不住”的语句,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在。无论身处何方,佛法的传承与修行都是心灵的归宿。最后一句“应真莫便游天台”,则表达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告诫修行者不要随意游荡于世俗之中。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内容上则融合了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人远自西天竺:引入高僧的身份及其远道而来的背景。
- 头陁行遍国朝寺:描述高僧游历各地寺庙的经历。
- 口翻贝叶古字经:描绘高僧诵经的情景,体现其学识。
- 手持金策声泠泠:金策象征权威,声音清脆。
- 护法护身唯振锡:振动锡杖以护法和护身。
- 石濑云溪深寂寂: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
- 乍来松径风更寒:突显高僧初来时的感受。
- 遥映霜天月成魄:月亮的影子映照在霜天之下。
- 后夜空山禅诵时:夜深空山中进行禅诵。
- 寥寥挂在枯树枝:声音在枯树间轻轻荡漾。
- 真法常传心不住:强调真理的恒久传承。
- 东西南北随缘路:随缘行走于世间的哲理。
- 佛川此去何时回:对未来归来的思考。
- 应真莫便游天台:告诫应坚持真理,不要随意游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成魄”,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东西南北”与“随缘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禅诵”声音拟人化,突显其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尊重与追求,反映了高僧的修行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随缘而行的人生哲学,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真诚与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僧:象征智慧与修行。
- 月亮:象征清明与孤寂。
- 松径:象征自然与宁静。
- 锡杖:象征法力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权德舆的《锡杖歌送明》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 A. 送别
- B. 旅行
- C. 修行
- D. 战争
-
诗中提到的“西天竺”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中国
- B. 日本
- C. 印度
- D. 西方国家
-
“应真莫便游天台”这句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随意游荡
- B. 坚持真理
- C. 渴望归乡
- D. 追求名利
答案
- C. 修行
- C. 印度
- B. 坚持真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与《锡杖歌送明》,两者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壮志,后者则注重内心的修行与真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与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