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秀城哭叶俯倅
原文展示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女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白话文翻译
很久以来我就已准备了草料,
这一路的行程岂是白白经过。
我不仅仅是为了一位老者悲哀,
也想要认识那些孤独的身影。
魏国的笏(指官职)希望能传给后代,
韦氏的经典在学术上仍有声望。
女平(指叶俯倅)早已仙去,
往事如烟,让我长叹不已。
注释
- 久矣:很久以来。
- 生刍:生草料,借指准备的草料。
- 岂徒:岂是白白的、无意义的。
- 哀一老:为一位老者感到悲伤。
- 诸孤:众多孤独的人。
- 魏笏:指魏国的官职,以代代相传为期望。
- 女平:指叶俯倅的妻子,早逝。
- 长吁:长久地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通常具有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卫宗武对叶俯倅的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际关系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秀城哭叶俯倅》以沉重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叶俯倅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全诗通过几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生命的反思。开头“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道出诗人多年来的准备与此行的意义,暗示了他并非仅仅是为了哀悼而来,而是想要更深地触及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联系。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一联,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后代传承的期待与希望,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两句提到“女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令人不由得感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练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死时的沉思与无奈,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 表达了诗人为了这次行程已久的准备,强调这趟旅程非同小可。
-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 不仅仅是为了老者的哀痛,也想要了解孤独的人们,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关心。
-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 通过历史典故表现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展现对古代士人风范的向往。
-
女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 对于叶俯倅早逝的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借代:以“魏笏”与“韦经”象征文化与传承,形成深刻的意象。
- 叹息:最后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者的怀念,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反映了社会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生刍:象征着生计与生活的准备。
- 孤:孤独的人,代表了生命中的孤独与失落。
- 魏笏、韦经:象征着文化与传统的延续。
- 女平: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哪位逝者表达了哀悼?
- A. 叶俯倅
- B. 魏国的官员
- C. 韦经
-
“魏笏期传祖”中的“魏笏”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草料
- B. 官职
- C. 书籍
-
诗中提到的“女平”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妻子
- B. 叶俯倅的妻子
-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 A. 叶俯倅
- B. 官职
- B. 叶俯倅的妻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月夜忆舍弟》:在孤独与思念中有更直接的情感流露,与本诗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