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鸠鸣,山前麦熟。
何处牧儿,骑牛笑相逐。
莫把短笛横吹,风前一曲两曲。
白话文翻译:
雨后鸠鸦在鸣叫,山前的麦子已经成熟。
不知在哪里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欢笑着追逐。
不要将短笛随意吹奏,风中只需轻吟一两曲。
注释:
逐句解释:
- 雨后鸠鸣:雨后的鸠鸦叫声,描绘出自然的声音与景象。
- 山前麦熟:指山前的麦子已经成熟,象征丰收的季节。
- 何处牧儿:询问牧童的所在,表现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 骑牛笑相逐:牧童骑在牛背上,快乐地追逐,体现儿童的无忧无虑。
- 莫把短笛横吹:劝诫不应随意吹奏短笛,可能暗示对音乐的珍惜或对环境的尊重。
- 风前一曲两曲:在风中轻声吟唱,意在表达一种自然与音乐的和谐。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诗中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态度的和谐,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趣,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释岩在诗歌中常常运用细腻的观察与质朴的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雨后季节,正值麦子收割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童趣的怀念。
诗歌鉴赏:
《偈五首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开篇“雨后鸠鸣”,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田园世界,雨后的宁静与清新为诗歌定下了基调。接着“山前麦熟”,不仅描绘了丰收的美景,更蕴含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转折至“何处牧儿”,诗人用提问的方式引发思考,带出对孩童纯真生活的关怀。骑牛的牧童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借此描绘出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田园景象。最后“莫把短笛横吹,风前一曲两曲”,则是对音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珍视。
整体而言,诗中不仅有自然的美景,还有人性的欢愉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示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哲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后鸠鸣: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气息与鸠鸣声,营造出自然的宁静。
- 山前麦熟:视觉上的丰收场景,传达出一种富饶的乡村气息。
- 何处牧儿:引发对牧童生活状态的思考,增强了诗的互动性。
- 骑牛笑相逐:突出牧童的快乐,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莫把短笛横吹:表达对音乐的珍视,强调应与自然相融。
- 风前一曲两曲:诗人希望在自然的陪伴下,轻声吟唱,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连接,形象生动。
- 拟人:鸠鸣声似乎在诉说自然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骑牛笑相逐”,展现出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纯真与快乐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鸠鸣:象征自然之声,传递宁静与和谐。
- 麦熟: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生活的富饶。
- 牧儿:象征童年与纯真,传达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
- 短笛:象征音乐与艺术,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雨后的鸠鸣
B. 山前的麦子
C. 牧童骑牛
D. 所有以上 -
诗中“莫把短笛横吹”的意思是:
A. 不要随意吹奏
B. 应该多唱歌
C. 音乐无关紧要
D. 要学会长笛 -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乡村田园生活的赞美
C. 对音乐的批评
D. 对雨后天气的描写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释岩与王维的田园诗,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哲理思考,而释岩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绘与童趣的展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王维的田园思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