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谢学士归阙
欧阳修
供帐拂朝烟,征鞍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旧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晨的烟雾拂动着帐篷,旅途的马鞍不再停留。人们在风中醒来,酒香飘散在外,马儿在雪中跨越关隘。昔日的朋友还有谁在身边?新年时我却独自没有归来。远方的旅人,或许更能认出我那斑斓的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 供帐:指供奉的帐篷,表示居住之处。
- 拂:轻轻掠过,挥动。
- 征鞍:出征的马鞍,象征离别。
- 莫攀:不要去攀留,表示离别的决心。
- 醒:清醒,指人们在清晨从睡梦中醒来。
- 马度:马儿跨越。
- 雪中关:雪中的关口,象征艰难的旅途。
- 旧府:旧日的住处或故交。
- 新年:新的一年,代表新的开始。
- 遥应:远方的旅人或行路者。
- 偏识:偏偏能够识别,指认出。
典故解析:
- 诗中的“雪中关”可以联想到古代的边关,常常是士人出征的地方,也象征着离别与艰难。
- “彩衣斑”可能指代诗人自己的身份,或是旅途中所见的绚丽景物,反衬出离别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文、词。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送谢学士归阙》写于谢学士即将返回京城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的思考。此时正值新年,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友人分别的忧伤,深思故交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与旅途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开头两句用“供帐拂朝烟”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离别的氛围,接着“征鞍去莫攀”则表现出离别的决然与不舍。诗中“人醒风外酒”通过描绘清晨的酒香,唤起了诗人对曾经欢聚时光的追忆,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马度雪中关”则描绘了艰难的旅程,暗示了人生路途的波折与不易。“旧府谁同在”一问,令人感慨万千,体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与孤独。最后一句“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更是升华了主题,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暗含了对自身身份与未来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眷恋,又有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供帐拂朝烟:清晨的帐篷被烟雾轻轻拂动,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征鞍去莫攀:出征的马鞍已经在路上,不要再留恋。
- 人醒风外酒:人们在风中醒来,感受到酒的香气,暗示着对往日欢聚的怀念。
- 马度雪中关:马儿在雪中跨越关口,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旧府谁同在:旧日的朋友还有谁在呢?表达了对故交的思念。
- 新年独未还:新年到来之际,自己却仍未归。
- 遥应行路者:远方的行者,或许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
- 偏识彩衣斑:或许只有他们才能识别我这身斑斓的衣裳,反映了身份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供帐”与“征鞍”、“人醒”与“马度”,形成了美妙的音韵和节奏。
- 意象:诗中描绘的“朝烟”、“雪中关”等意象,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比喻:用“马度雪中关”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惜别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烟: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征鞍:代表旅途与离别。
- 酒:象征欢乐与怀念。
- 雪中关:象征艰难的旅途与人生的挑战。
- 彩衣斑:代表个体的身份与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供帐”指的是什么?
- A. 宴席
- B. 帐篷
- C. 书房
- D. 马厩
-
“人醒风外酒”中“醒”字的意思是?
- A. 睡觉
- B. 清醒
- C. 喝酒
- D. 走路
-
诗中“马度雪中关”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归乡
- B. 离别
- C. 旅行
- D. 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然而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谢学士归阙》一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唐宋八大家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送谢学士归阙》的诗意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