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10 22:4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作者: 赵鼎 〔宋代〕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白话文翻译
草色青青,像是绵延的绿色。雨点洒落,像是斑驳的画面。飞舞的花瓣,似乎在提醒我春天已经结束。
天涯海角相隔万里,漂泊在海上已经三年。试着倚靠着高楼,遥望着远方的愁苦,卷起窗帘看外面的景色。
抬头见到太阳,却看不见长安的踪影。无奈之中,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悲伤而凄凉。
山中的鸟儿飞走了,榕树的叶子却渐渐生出寒意。到了黄昏,孤独无依,只好凭着栏杆,默默思念。
注释
- 芊绵:形容草色青翠而绵延。
- 阑斑:形容雨点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样子。
- 糁:指飞散、飘落。
- 远恨:指遥远的思念与忧愁。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故乡及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长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表故乡或心中向往的地方,赵鼎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提到的“天涯万里”,则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对故人的思念,这种主题在宋代的诗词中并不少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鼎,字孟頫,号云水,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政治家,因其作品清新典雅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词风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擅长描写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赵鼎晚年,正值他身处异乡,政治动荡,内心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行香子》通篇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残影与自己孤独的心境。开篇的“草色芊绵”与“雨点阑斑”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春天画面,然而随即转入对春天逝去的惋惜,显示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一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漂泊者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渴望。面对高楼,诗人试图通过“卷帘看”来寄托自己的哀愁,然而“举头见日,不见长安”的失落感,让人深切体会到他心中无尽的忧伤。
结尾部分,山禽的飞去与榕叶的寒意,似乎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到了黄昏,独自凭栏的身影,令人倍感心酸。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草色芊绵:描绘春草青翠的景象,寓意生机。
- 雨点阑斑:象征着春雨的细腻与变化。
- 糁飞花还是春残:表达了春天的凋零与逝去。
-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强调了远离故乡的孤寂。
- 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沉思。
-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 谩凝眸老泪凄然:表达了极度的悲伤与失落。
-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体现了自然与个人情感的共鸣。
- 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结尾的孤独感尤为强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色芊绵”暗示生机与希望。
- 拟人:雨点与花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 草色:象征生命的生机与春天的美好。
- 雨点: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长安:故乡的象征,承载着思乡之情。
- 黄昏:暗示生命的晚期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赵鼎生活在什么时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长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故乡
C. 未来
D. 过去 -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与孤独
D. 无聊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思索。
- 温庭筠的《更漏子》:也有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与赵鼎的《行香子》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柳永的词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赵鼎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