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涂残暑仆夫劳,午憩茅檐尺许高。
忽有凉风飒然起,小松呼舞大松号。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末,仆人忙着修补道路,午时在茅草屋檐下小憩,屋檐高出一尺。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小松树欢快地跳舞,大松树也随之响应。
注释
- 修涂:修整和涂抹,这里指修补道路。
- 残暑:指的是夏季最后的炎热。
- 仆夫:仆人,指为别人工作的人。
- 憩:休息。
- 茅檐:茅草屋檐,指用茅草搭建的屋顶。
- 尺许高:高出一尺左右。
- 飒然:形容风声,带有突如其来的意思。
- 呼舞:小松树欢快地摇摆、舞动。
- 号:呼应或响应,这里指大松树的反应。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凉风”和“松树”都是自然界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清凉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末中寻求清凉与宁静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末时节,诗人正值仆人忙于修整路面之际,借此场景表达对清凉气息的渴望,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诗歌鉴赏
《山店松声二首》通过描写一幅炎热夏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热爱。在诗的开头,诗人以“修涂残暑仆夫劳”揭示了人们在高温下的辛勤劳作,带有一丝无奈与疲惫。接着,诗人转向自己在茅檐下的短暂休息,表现出一种渴望清凉的心情。这里的“午憩”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心灵的寄托。
当一阵凉风忽然袭来,诗人用“飒然起”来形容这股清风的到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而“小松呼舞大松号”的描写,则将自然拟人化,仿佛松树之间也在交流情感,传递着生机与活力。这种自然与人类的互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炎热夏末的反思与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修涂残暑仆夫劳”:描述仆人忙碌修整道路的情景,反映出炎热的天气对人们劳动的影响。
- “午憩茅檐尺许高”:讲述诗人自己在茅檐下休息,表现出一种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 “忽有凉风飒然起”:突如其来的凉风带来了舒适的感觉,改变了之前的炎热。
- “小松呼舞大松号”:小松树欢快地摇摆,大松树也随之响应,描绘出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小松和大松赋予生命和情感,使自然景象生动起来。
- 对仗:前后两句的结构相似,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炎热夏末的感受与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表现出自然的顽强。
- 凉风:代表着清凉的希望,带来舒适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仆夫”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劳动者
- C. 商人
-
“小松呼舞”中的“呼舞”指的是什么?
- A. 发声
- B. 跳舞
- C. 呼喊
-
诗中提到的“凉风”是如何来的?
- A. 自然产生的
- B. 人工制造的
- C. 诗人幻想的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山店松声》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为生动,后者则更为静谧。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