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岸柳阴阴跃锦鳞》

时间: 2025-01-24 04:47:11

岸柳阴阴跃锦鳞。

并湖莲子恰尝新。

谁教故岁应官去,会老堂中少个人。

归未久,意弥新。

吹香不断酒倾银。

行藏判已天公付,且斗而今见在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岸柳阴阴跃锦鳞。
并湖莲子恰尝新。
谁教故岁应官去,
会老堂中少个人。
归未久,意弥新。
吹香不断酒倾银。
行藏判已天公付,
且斗而今见在身。

白话文翻译:

岸边的柳树阴影下,锦色的鱼跃动着身姿。
湖中的莲子刚刚成熟,正是尝新之时。
是谁让去年我辞官而去,
如今在老堂中却少了一位熟悉的身影。
归来不久,但心情却愈发新鲜。
香气四溢,酒杯倾斜,银色酒水不断流淌。
行踪和归隐已经被天公安排,
且看眼前的生活依然在继续。

注释:

  • 岸柳:指的是生长在湖边的柳树。
  • 锦鳞:指色彩斑斓的鱼,象征生机与活力。
  • 莲子:即莲花的果实,象征清新与美好。
  • 应官去:指辞去官职,回归闲适生活。
  • 会老堂中少个人:指在熟悉的环境中,老朋友的缺席让人感到惆怅。
  • 意弥新:指心情愈加新鲜。
  • 天公:指上天或命运。
  • 斗而今见在身:指尽管处境不同,但生活依然在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字景山,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写于李壁辞官归隐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描绘的景象既有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也有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岸柳阴阴跃锦鳞》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思索的词作。开篇以“岸柳阴阴跃锦鳞”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柳树的阴影与跃动的鱼相映成趣,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活力。这种生机不仅体现在自然中,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接下来,诗人通过“并湖莲子恰尝新”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丰盈,莲子的成熟象征着生活的喜悦。而“谁教故岁应官去”则引入了对过去的反思,诗人对辞官的原因感到困惑,似乎在追问命运的安排。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享受,“归未久,意弥新”传达出一种新鲜感,尽管离开官场不久,心中却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最后两句“行藏判已天公付,且斗而今见在身”则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与生活的继续,尽管有着过往的回忆,但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富有哲理性与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岸柳阴阴跃锦鳞:柳树的影子下,鱼儿在欢快地跳跃,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和谐。
  2. 并湖莲子恰尝新:湖中莲子刚好成熟,正是品尝的好时机,暗示生活的富饶与美好。
  3. 谁教故岁应官去:反思自己为何辞官,带有一丝无奈与思索。
  4. 会老堂中少个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朋友的缺失,增添了几分惆怅。
  5. 归未久,意弥新:尽管刚回来,心情却愈发新鲜,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6. 吹香不断酒倾银:香气四溢,酒水不停地倾倒,描绘了美好的生活场景。
  7. 行藏判已天公付:人生的行藏已经被命运安排,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
  8. 且斗而今见在身:无论生活如何变化,眼前的快乐依然存在,强调了生活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比作“锦鳞”,生动形象。
  • 拟人:柳树与鱼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意弥新”与“酒倾银”,增强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的反思以及对新生活的珍惜。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命运的接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岸柳:象征柔美与自然。
  • 锦鳞:象征生机与活力。
  • 莲子:象征成熟与美好。
  • :象征享受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岸柳阴阴跃锦鳞”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寂静的夕阳
    • B. 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C. 荒凉的山谷
  2. “谁教故岁应官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怀念
    • B. 对命运的困惑
    •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人对新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消极与无奈
    • B. 积极与期待
    • C. 漠然与冷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壁的《鹧鸪天》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活的珍视与享受。李白的豪放与李壁的细腻形成对比,但都在庆祝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